甲午战争打到最后,清廷寄予厚望的辽东反攻完全失败,北洋水师覆灭。日军占领辽东半岛和威海卫,京津的门户大开,等于把刺刀顶在了大清的胸口上,这时候的议和就是投降。
在日方的要求下,李鸿章作为全权代表来到日本,商谈议和事宜。这是日本对当年长崎事件的报复,李鸿章曾经逼迫日本让步,被日本人怀恨在心。
李鸿章知道这次谈判很艰难,日本人不会允许他讨价还价,因为他手里已经没有任何筹码。果然,伊藤博文一开口便要求赔偿三亿两白银的军费,把李鸿章给震惊了。
两次鸦片战争的赔款都在2000万两白银左右,没想到日本人狮子大开口,翻了十倍都不止。李鸿章问这个数字能不能谈,伊藤博文说,谈是可以,但不会减少。
这就是城下之盟,被人用枪顶着脑袋,谈判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接受条件的份。日本方面恫吓道,如果满清不同意,将要在渤海湾登陆,进攻北京。
清军有办法阻止吗?没有,所有精锐都投进去了,负责直隶地区防务的军队更是不堪,根本挡不住日军。北京城笼罩在恐慌的气氛中,上一次英法联军攻进来过,日本人自然也可以做到。
谈判进行到第三轮时,一个意外事件使谈判出现了转机。3月24日,李鸿章在返回寓所的路上,被日本人小山丰太郎刺杀,子弹击中了左眼下颧骨。
刺杀事件使欧洲列强开始同情中国,使日本在国际上陷入被动。类似事件在不久前的西班牙发生过,摩洛哥使节被殴打,西班牙政府不得不大大降低了讲和条件,并派使节到摩洛哥赔罪。
但是,清廷没有抓住这次机会,停止谈判,为自己争取更好的条件。日本方面为了平息各方的舆论,决定减少一亿两的赔款。李鸿章挨的子弹,成为史上最为昂贵的一颗。
4月17日,双方终于签订了协议,满清赔偿两亿白银军费给日本;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给日本;开放四座新的通商口岸;允许日本投资设厂等等,这就是《马关条约》。后来,在俄法德三国压力下,日本放弃辽东半岛的领土要求,中国支付三千万赎辽费。
清廷朝野上下对如此苛刻的条件当然有极大的争议,天量的赔款、割让这么多领土,日本人比欧洲列强的胃口大得多。有很多人主张与日本决战到底,迁都的提议也见诸舆论。但是,光绪皇帝同意签约,慈禧也不反对,损失固然超出了想象,但毕竟不危及满清的根本。
光绪、慈禧不会想到,马关条约开始敲响满清的丧钟,仁人志士终于觉醒,依靠腐败的满清和老一套理念,是救不了中国的。连日本都欺负上门了,中国真有亡国的危险。
至于李鸿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其实并不很重要。淮军和北洋水师是他一手创立的,和外国人打交道,属他最拿手,洋务运动造枪造炮也是他主持的,他都打不赢,谁还能行?甲午之后,李鸿章在朝野的地位一落千丈,垂垂老矣。
与两次鸦片战争不同,甲午战争是中国自认为学习西方列强,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的情况下,与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打的一场战争。所有人都觉得中国能赢,结果败得比鸦片战争更彻底,损失更为惨重。
失败的原因并不难理解,从朝廷到军队,都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尽管有了洋枪洋炮,但在近代化的日本军队面前,完全不堪一击。唯一有能力打个来回的北洋水师,也被保守的战略葬送在威海军港内。中日之间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中国不是一点机会也没有,至少李鸿章和一部分人看出了日本国力不足,无法持久的弱点,主张过持久作战,拖垮日本的策略。但光绪和慈禧都没有采纳,他们更关心自己的统治地位,而不是民族利益。
事实上,这场战争对日本的压力同样是极大的。为了筹集军费,日本通过英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出售战争债券。到战时末期,这些军费已经用尽,只要中国坚持下去,日本便有可能先支撑不住,不得不放低要求,争取早日结束战争。
可惜的是,满清没有抓住任何有利于自己的机会。1840年,英国人打上门来后,除了看见人家手里的洋枪洋炮外,其他的什么也没看见,或者只当没看见,依旧沉浸在大国迷梦中。
【参考文献:《沉没的甲午》、《清史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