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3月2日清晨是一个白茫茫的大雾天,解放军第四十一军一二四师三七〇团侦察连战士黄汝辉,一动不动地潜伏在中-越边境一道长满刺篷的路坎下,已经有两个多小时了。
在他的不远处,是同班的两名战士李伟和简向东。路的那边,还有另外三个侦察兵。他们的任务是要捕捉到经常出没于前面这条小路、越境袭扰边防的敌军特工人员。
这是他们第三次潜伏了。前两个晚上,除了腿上爬满了一条条吸足了血、像小拇指般充胀起来的山蚂蝗外,一无所获。
莫非敌人改变行动路线了?不。为了摸清对方特工的活动规律,其它的战友们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潜伏观察。情报是准确的,要有耐心等下去。
为了取得“第一捕俘手”的任命,黄汝辉整整等了三个年头!
他是在大规模的自卫反击作战以后来到部队的。他就是广西边防这个县的人,家也在边境线上。当时参战部队的一个侦察排,住在他们家的木楼里,朝夕相处。
黄汝辉对于侦察兵这个行当,心驰神往。一天到晚,缠着战士们要摆弄他们的匕首、短枪什么的,爱不释手。
后来,黄汝辉的父亲参加支前民工队牺牲了。他就吵着、闹着参了军,并且如愿以偿到了侦察连。但是他先天不足。身高只有一米五六,而且很瘦小,体重不到九十斤。
到了侦察连,黄汝辉被分配到饮事班,炒菜做饭,他一干就是三年。抽空苦练下来,出人意料地练就了一身优秀侦察兵的军事技术:
一是手枪打得准,能左右开弓,五十米外的胸环靶,跑动中射击,几乎百发百中。
二是会攀崖爬树。这本是山里孩子的调皮手段,掏鸟窝、采灵芝、抓蛤蚧……手到擒来。如今又经过正规训练,更是如虎添翼。加之他是此地人,对地形、地物了如指掌。
三是格斗、摔跤,在整个侦察连数一、数二。
这次行动前,连里把黄汝辉从炊事班调到战斗班担任“第一捕俘手”。上上下下,没有一个说二话的。可是没想到,接连两个晚上扑了空。这第三天,又赶上了这么一个大雾天气,黄汝辉不禁焦躁起来。
忽然,前面不远处的刺篷中,一对鹧鸪惊惶失措地飞出来,扑楞着翅膀,从黄汝辉等人的头顶上飞走了。
有情况!分明是有人沿着前面的小路越境而来了。黄汝辉断定,这个时候越境而来的,必是作恶多端的敌军特工队无疑!
山里的人都懂得雾里看人的门道。雾,是流动的。一团雾与另一团雾的移动中,总是有缝隙的。黄汝辉定睛看去,果然有一个人影在前面一闪,随即被浓雾淹没了。
又一个,一闪;又一个,一闪……黄汝辉不动声色地数去,一共是四个。他拉了拉系在一棵小树桩上的细绳,告诉路那边的战友做好准备,一齐开始捕俘行动。
近了、更近了……黄汝辉一声“上”,从草丛里一跃两起。小豹子似地扑向走在第二个位里上的敌人。
谁知这个敌人却是出奇的高大和敏捷,就在黄汝辉跃起的当口,他一闪身,将冲锋枪抵住了黄汝辉的胸口,并“啪”地一下打开了枪的保险栓。
在这千钩一发之际,黄汝辉挥起左手,一掌砍在敌人端枪的手上。敌人“哟”地叫了一声,那冲锋枪掉在了地上。·
黄汝辉左脚跟上半步,右拳横钩贯耳,左拳击敌小腹,同时右脚钩踢,连续四动,将敌大个子打倒在地。然后,一个虎跃扑了上去,压在敌人身上,拿出绑带就捆。
岂料敌人他像一头蛮牛似地,一翻、一滚,竟反过来把黄汝辉压在了身体下面,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趁此机会,敌人又扼住了黄汝辉的咽喉!
黄汝辉眼冒金星,却一点也没有慌张。他腾出手来,朝敌人的小腹猛击一拳,那家伙“哇”一声,触了电似地跳了起来。黄汝辉也一个翻身爬了起来。
敌人发了疯似地又扑了过来。黄汝辉沉着地站定,待他抵近的一刹那间,猛地半蹲下身,一个漂亮的扛摔,把那个傻大个一下摔在了地上。
这时,李伟和周向东已经追了上去,用微声冲锋枪给果了走在最前面的那个敌人,路那边的战友也取得了活捉一个、击毙一名的战果。
李伟和周向东回过头来,同黄汝辉一起,把这个大个子敌人绑了个结实。
此时雾气已慢慢地消散了,再看那个被活捉的大个子敌特工队员,身高足有一米八十以上,而且膀大腰圆,如同一只壮硕的大狗熊。这号身坯,在敌军中是极为少见的。
后来,据审讯他的一位参谋说,此人是特工队的一个中尉军官。曾经参加过该国的全军运动会,获得过重量级的摔跤冠军。
在这以后,黄汝辉又作为“第一捕俘手”,参加了三次捕俘和一次捣毁敌火药库的行动。他立了一等功,并被授予了“侦察英雄”的称号。当这个身高只有一米五六、体重不足九十斤的勇士上台接受表彰时,全军将士无不为之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