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被称为“白袍将军”的主要有两人,一是大名鼎鼎的兴唐大将薛仁贵,他的传奇故事,演义小说很多,知名度也非常高。
另外一个就是今天我们要说的南朝梁大将陈庆之,一个不太出名的战神级将领。
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义兴国山人(现在的江苏省宜兴市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的大将。
陈庆之出生贫困,年轻时作为梁武帝萧衍的随从,陪着萧衍吟诗作对,读书下棋,萧皇帝喜欢下棋,一下一整夜,别人都扛不住,只有陈庆之能陪他下一整夜,很受梁武帝的赏识信任。这就是他的前半生,作为皇帝书童,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读书人,直到他四十一岁。
梁武帝普通六年(公元525年),北魏的徐州刺史叛乱失败,在彭城投降梁朝,并请求梁武帝派兵去接应他。梁武帝于是封陈庆之为武威将军让他率军前去接应。这是四十一岁的陈庆之初次领军,他用两千人马干掉了北魏两万人马,帮助萧綜接管了徐州。
526年又带兵攻打北魏豫州,占据寿春城。
529年陈庆之跟着曹仲宗攻伐涡阳,以五百骑击溃敌军前锋十万人。庆之曰:“魏人远来,皆已疲倦,须挫其气,必无不败之理。”于是与麾下五百骑奔击,破其前军,魏人震恐。——《南史》
530年任南北司二州刺史,加都督,先后击败北魏颍州刺史,扬州刺史,豫州刺史,梁州刺史,使得江湘诸州得以休养生息,开良田六千顷,充实府库。
还有一个读来让人非常热血沸腾的事迹。
当时北魏权臣尔朱荣叛乱,杀了政府高官一千多人,搞得北魏政府瘫痪,国家大乱。北魏北海王元颢投靠梁武帝,希望梁武帝出兵帮他平定叛乱,但是梁武帝不知道是太厚道还是太没志向,不太想趁此机会在北方大捞一笔,只派了陈庆之领军七千送元颢北归。正是这区区七千兵将让陈庆之创造了一个个战争神话。4个月内他横扫中原,大小47战无一败绩,攻下32座城池,以7000兵力大破北魏五十万大军,最后攻下洛阳,帮助元颢复国称帝。
史书记载:
“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所向无前。”
庆之麾下悉著白袍,所向披靡。先是洛阳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梁书 陈庆之传》
536年北魏侯景率领七万大军攻陷楚州,进军淮上,又被陈庆之打败,侯景抛弃大批军用物资逃走。
539年陈庆之因病逝世,享年56岁。谥号武侯。
陈庆之领军之前只是皇帝的一个随从,类似文书。领军以后人生仿佛开挂一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且基本上都是以少胜多。如此辉煌战绩但是在历史上的名气却没有想象中的大。
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些内容虽然来自正史,但是描写的太过夸张,难以信服。
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北方汉人故土为外族占领,沦陷区犹如炼狱,大批汉人“衣冠南渡”。南方政权又长期处于弱势,无力北伐收复失地。偶有一二人物,祖逖恒温刘裕北伐却都失败。
南方汉人日趋式微,被北方胡人压制,一个“侯景之乱”就几乎将梁朝搞的油尽灯枯。文化上又是玄学清谈,帲体文盛行,都是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自身文化没落,外来佛学盛行。整个汉民族陷入几千年来最黑暗时期,写这些史书的又都是汉人,难免会美化这一时期,夸大功绩,导致这段时间史书中很多记载不实,可信度不高。
另外一点,历史人物的名气往往需要文学作品的渲染。这一时期局面混乱,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又未出现统一天下的汉族大人物,对主流文人来说可创作性不强。后世评书演义小说也很少有这一时期作品。
陈庆之肯定是一代名将,攻城略地的事迹多半也为真,但过程是不是那么神奇就要打个问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