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世纪到十六世纪,伴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西班牙和葡萄牙迅速崛起,成为十六世纪的海上霸主,制霸整个西方世界。而在这时,英国还只是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不列颠群岛上的一个岛国,它远离欧洲大陆,国土狭小,资源稀少,除了手工业有点起色以外,其余一概无法与西班牙等强国相比。
可是,就是这个岛国,却在十六世纪以后不断崛起,将西班牙、荷兰、法国等一众强敌击败。到十九世纪时,英国已经建立起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帝国,它还有一个辉煌的名字:日不落帝国。那么,是什么让英国崛起,从一个岛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呢?
远离大陆的岛国,受制于各种原因,大多处于地缘政治的边缘化地带,它们往往在国际上没有多少话语权,要依赖于大陆上的强国。可是英国却反其道而行之,它将自己远离欧洲大陆的政治劣势转化为优势,化身棋手,操纵欧洲大陆的政治。
在十六世纪时,英国内有动荡不安,外有强敌法国和西班牙步步紧逼,可谓是内忧外患。针对这种情况,弱小的英国为了生存下来,只能采用务实的外交政策。英国摆脱掉宗教对外交政策的影响,对欧洲大陆采取“均势原则”,施行以维护国家安全为首要目的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说简单一点,英国的外交政策,就是放弃对欧洲大陆的觊觎,借助欧洲大陆上各国之间的争端,维持欧洲大陆各方势力的平衡。英国不允许欧洲大陆上出现超级霸主,但它自己却不会充当出头鸟,它往往会拉拢其他国家,结成同盟,针对敌对的国家。比如西班牙强大时,英国联合荷兰共同抵抗西班牙;荷兰崛起以后,英国又反目成仇,联合法国对荷兰发动战争;法国夺取欧洲大陆霸权以后,英国故技重施,联合荷兰、葡萄牙、奥地利、普鲁士等国组成反法联盟,最终击败法国。
在均势外交的帮助下,英国没有花费多少力气,却在国际上得到大量的话语权,同时它还占据地缘政治的主动权,使得欧洲大陆陷入内斗,无力再去针对英国。英国则趁机发展,伺机向海外扩张。
当然,英国也不是纯靠一张嘴就可以让欧洲大陆维持均势,除了外交政策以外,英国仰赖的,还有它强大的海军。
英国是一个岛国,它在历史上曾多次遭到外敌来自海上的入侵,海军对其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这样一来,建立海军自然成为英国国防建设的重点。
英国的海军建设很注重战力,不断对舰船和海上作战战术进行改良。最早在战船舷侧开炮孔的是法国人,英国人发现以后,便立刻如法炮制,制造出可以在战船舷侧开炮的舰船。到伊丽莎白女王继位以后,英国海军将领德雷克等人又提出新的方案,建造出大量新式大帆船。这种船可以装备口径更大的火炮,射程和杀伤力都有大幅度提升。而正是英国不断改良的战船,让英国海军能够以少胜多,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走上争霸的舞台。
不过,英国的崛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腐朽的封建制度,导致英国财政对于海军的支持越来越少,这使得英国海军的战斗力迅速下降,同时,巴巴里海盗以及荷兰人也让英国海军损失惨重。
直到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新的执政官克伦威尔十分重视海军建设,他成立了专门的海军机构,建立一支常备的海军舰队,并加大对海军的财政支持,这使得英国海军重新走上迅速发展的道路。
除让海军强大以外,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也让整个英国焕发了生机。英国确立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以后,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革命也随之到来。
工业革命是英国能够崛起的根本原因,它对于英国国力的提升是全方面的。工业革命以后,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恩格斯曾评价伦敦道:“这样的城市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东西,这种大规模的集中,250万人聚集在一个地方,使这250万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随着英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英国的工业化进程也不断加速,根据《世界全史百卷书》统计,
工业革命前后80年,英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棉纺厂工人生产率高于手纺工人266倍;英国的煤产量、棉花加工量都相当于世界的一半;英国工业产值占整个世界的51%,进出口贸易占25%,铁路超过1万公里。
工业革命引起生产力质的飞跃,而世界殖民浪潮的兴起,也给英国建立“日不落帝国”提供了机会。
自大航海时代开启以后,西方世界便纷纷向海外殖民,而英国抓住了机会,它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不断进行革新,最终击败欧洲一众强敌,成为“日不落帝国”。
参考资料: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世界全史百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