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蒙古息息相关的汉人世侯你了解多少?被逼无奈走向灭宋不归路
发布时间:2019-12-13 16:19:46   来源:东方头条   评论 参与

前言

公元十三世纪的蒙古帝国是世界历史、迄今为止最强大的游牧政权。当蒙古帝国还未进行形式上的分裂时,已占据包括漠北、华北、东北、西藏、西域、西亚、东欧、中亚等在内的辽阔地域。待到大汗孛儿只斤·蒙哥离世,蒙古帝国的影响力依旧在源源不断地辐射世界,但近在他们咫尺的中国南方,仍不被其掌握。中国全境被蒙古帝国统一,已是忽必烈执政时代。蒙古人的征服和统治是十分具有侵略性和野蛮落后性的,不过即便如此,实际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元朝和清朝有着许多共通之处,统一天下的手段亦是如此的。

蒙古帝国和西汉时期的匈奴帝国十分相似,匈奴帝国中真正的匈奴人占全国所有人口的百分之一左右,蒙古帝国中的蒙古人同样是如此的。蒙古帝国征战天下的蒙古铁骑,人数最多时也没有超过百万,这是可以打保票的,顶破天也是只有二三十万。单凭这么点本族兵力,征服漠南、漠北和中原地区都困难,更别提西亚、中亚、东欧等地,因而他们采取“以敌制敌”的政策方针(后世清朝入关统一天下用的也是这招),收编他族家族和军队为自己所用。大蒙古国的扩张他们功不可没,元朝的建立他们劳苦功高。汉人中这一群体被史书称为

“汉人世侯”

,史书对他们的描写著作甚少,因而知晓他们的人就更加少得可怜。

蒙古帝国前四汗和元朝世祖初年,汉人世侯依附在蒙古朝廷,必须向蒙古汗帐尽七项义务,分别是

纳质 、助军、输粮、设驿 、编户籍、设置达鲁花赤(监督官,由大汗指派)、入觐

,若不遵循将遭到毁灭打击

当然,他们在辖区内有着军 、民 、财及司法等权力。类似于唐末分散各地的藩镇。

汉人世侯概况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在斡难河源头大会上建立一种新型的的军政组织,既有统辖军队带兵打仗的权力,又有向地方征集赋税管理户籍的权力,这种权力世袭罔替,代代不更,即

“万户制度”

。运用在汉人身上,便是

“万户世侯”

。这里的汉人特指淮河以北、及早期被东亚人(包括高丽人)。蒙古南征灭亡金朝的同时,黄河以北的河朔地区存在着众多强大的地方武装势力。《郝文忠公陵川文集》:

拥兵者,万焉;建侯者,万焉;甲者、戈者、涂者,各万焉,鸿民者、保家者、聚而为盗贼者,又各万焉;积粟帛金、具子女以为己者、断叶陌、占屋宅、跨州连郡、以为己业者,又各万焉。

史书概括称:

有金南渡,河北群雄如牛毛。

金宣宗南迁导致乱军四起,河朔地方豪强世家借着这一机会提高自己的军事力量,观望金廷和蒙廷对己方的态度和政策。金廷和蒙廷双方都对当地汉人武装势力进行招揽拉拢,想着他们帮自己打仗。金人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大部分人都跟着蒙古人干了,接受他们的条件和义务,形成

“世侯阶层”

。世侯的主要特征是拥有所辖之地军政财大权,可以由己的任命自己地盘上的官吏官员,更能随意打杀惩罚,还有世袭罔替的权力,蒙古朝廷不得干涉。汉人世侯地位如春秋时的诸侯,汉代的异姓王,唐代的藩镇。地方割据名正言顺地壮大,势必形成尾大不掉、威胁中央之势。

经过四十余年世袭罔替、手握兵民财权的发展,野心膨胀、羽翼渐丰,并统率重兵长期征战。李璮(专制山东三十余年)叛乱便是最好的例子,蒙古中央难以控制地方势力,不过此次叛乱时机不对,直接被镇压下去,导致地方世侯被迫交出地方实权和军队大权。地方大世侯之一的史天泽因擅自杀李璮灭口。主动交权,并宣称

“兵民之权不可并于一门,行之请自臣家始”

,想带动其他世侯一起。李璮叛乱的镇压,为众多世侯的分权卸权和元朝的顺利统一拉开帷幕。汉人世侯从此一衰再衰,最后沦为一方地主豪强。

汉人世侯本该是摧毁元朝、重开汉室的希望,如今被打压削弱至此,变为忽必烈登临帝位的踏脚石。

汉人世侯对蒙古人的功绩

蒙古征战东亚这一大块疆域,降蒙汉人出力甚大,这就是涉及到的

“助军”

义务。蒙古攻掠和灭亡金朝,降蒙汉人组成组织出一支大军随从征伐,作用很大。尤其是一些特别难以攻陷的城寨,主要依赖汉军;蒙古兵善骑射野战,不擅攻坚战。汉人世侯有上百支之多,名声最现势力最大的有六位:真定史氏 、顺天张氏、东平严氏 、益都李氏、西京刘氏、巩昌汪氏六大世侯。时人称为:大藩。

金朝未灭,他们跟随着蒙古军征伐金朝,金朝灭亡后,他们大部分并未停歇或是解散,而是被安排至蒙古和南宋的边境驻守,着手准备征伐南宋一事。这时候他们的戍守地区已经远离最初起兵的根据地。例如原是征伐镇戍在元原河南路一带的张氏、王氏 、邸氏等,征伐镇戍的目标改为南宋江淮一带。史氏起家于河北永清,镇守河北真定以其为根据地,史氏领头羊史天泽为蒙古和元朝立下不世之功业,乃灭金、亡宋的先锋和平定李璮之乱的主力。

史书称:“国朝自金亡,岁有事于宋,公未尝不在戎行。出入将相五十年,上不疑而下无怨。”

史天泽为后世子弟留有众多福荫,隆恩绵延。元宪宗蒙哥时期,史氏大军驻扎在唐州 、邓州二州,

“西起武当,东抵下邸,缮治壁垒,亘数千里”

,这一大片区域全是以史氏为首,由史氏进行实质上的统治。追随史氏镇守的还有一些世侯家族,地位不低。

巩昌汪氏

巩昌汪氏,于元一代是陕西地方望族。汪氏痛打落水狗,背叛金廷断其后路割据秦地,但是他的力量还远远不够支撑起建国,因此在形势转变的重要局势下,汪氏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一是投诚于宋,二是送款于蒙古。

面临这一选择的不止汪氏,还有众多其他豪族。他们心底是想投诚于宋的,但宋廷实在是无能和无魄力,不愿意接纳,大家只好继续跟着外族走。迫于无奈,汪氏

“坚辟石门,不弛战守备”

三年后送款于蒙古表示臣服。

汪氏族长汪世显送钱对象十分讲究:蒙古太子窝阔台位下。从此之后汪氏一直追随蒙古和元朝征服南征北战,跃马扬鞭。汪世显这一代往下数,子孙三代多居将相,官封公者有八人;传至五代,兄弟子孙百余人,除世袭祖地巩昌的官职,其余多官至朝堂高官之位。汪氏大军为征伐四川的先遣军,取得非常显著的战果,得到蒙古统治者的重赏:

赐虎符,擢便宜都总帅手诏抚秦、巩、定西、金、兰、洮、会、环、陇、庆阳、平凉、德顺、镇戎原、阶、成、岷、迭、西和二十余州,事无巨细,惟公裁决。

这样的厚赏,恐怕古今只有蒙古等少部分政权能拿得出来。差不多是直接割地相送汪氏。

汪氏大军一路过关斩将,巩固蜀地为元兵征战江南提供良好稳定的后方根据地,不仅让汪氏自身势力延申依托于此,还将宋朝的后路给直接砍了。

元主优诏答曰:“四川事重,舍卿谁托!异日蜀平,功岂在巴延下耶!”

打四川靠汪氏,守四川靠汪氏,而得四川攻对打宋朝有着莫大的好处。汪氏在族长汪世显的安排下,死心塌地跟着蒙古人走,七个儿子,汪忠臣、汪德臣、汪良臣、汪直臣、汪翰臣、汪佐臣、汪清臣。汪氏传至第四代时,五十余位成员,及本上个个都有头衔,分布在陇右、四川、云南等地,雄厚的家族势力盘根错节显赫元朝。

汪氏在元朝的显赫是不无道理的,营蜀营垒、占据陕西等地,帮助元朝统治者稳定西北大局,在防备和镇压西北藩王叛乱发挥出重要的屏障作用,有着元朝“西陲长城”之称。

总结

汉人世侯主要是分为河朔世侯、契丹世侯和陇右世侯,地域上呈现出一个以河朔、山东、山西、河北、河南、陇右、河西、陕西、四川、云南半包围的弯月形。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地区除少部分以外,其余全是难啃的骨头和历史悠久的汉人祖地。大蒙古国和元朝在建立伊始,将统治中心放在漠南和漠北的草原上,对于南方广阔的中原汉地,蒙古统治者不愿花费太多功夫去进行统治,因而采取降附蒙古的汉人世侯进行间接统治。

直观地说:汉人世侯和蒙古帝国的关系类似周王朝分封的诸侯,蒙古人用强而有力的骑兵部队降服他们,让他们乖乖承担起应尽的义务,为自己提供大量的军队和钱粮。初期很温驯很忠实,但是到后面绝对会割据造反、迫害中央。可惜汉人世侯们没等到统治中后期,终其历史,仅出了一位李璮叛乱,就全被元廷凭借着无敌天下的铁骑威慑力给降服交出权力。汉人世侯比较唐末藩镇,私以为高上一筹,名正言顺地割据。

不过唐朝后期的藩镇多是违背中央意志专恣一方,汉人世侯比不上,毕竟他们只出了一位不怕死的,没顾及到蒙古骑兵的战马未老、刀剑未生锈。

参考文献:《元史论集·李擅之乱与元初政治》《人物·乡贤·汪世显》《元史》

① 康复在线网所有原创文章(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2816822384@qq.com,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热词搜索:蒙古 汉人 息息相关 归路 被逼

上一篇:“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朝军旅诗的发展演变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主办单位:《康复在线网》出版公司。 网站低俗信息举报信箱
康复在线网:立足“华人的角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