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十二生肖的人物俑
两宋市俗文化的繁荣反映在这一时期陶瓷俑的创作中。出土的陶瓷俑多是表现市井生活、戏曲故事场景、宗教塑像以及其他仿生造型的文物,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了解宋代雕塑和陶瓷工艺不可或缺的珍贵历史资料。
俑作为古代陪葬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多为侍卫俑和女侍俑。到宋代以后,随着焚烧纸质冥器的盛行,俑的使用骤减,至清初已绝迹。
宋代是古代江西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朝代,这一时期,景德镇陶瓷制作工艺日臻完善,所制青白瓷更是在烧制瓷俑上有所突破。历年来,宋墓时有陶瓷俑出土,它们种类繁多、形制各异,形象得反映了当时江西社会的民风民俗。
素胎贵妇坐俑
江西出土宋俑生活气息浓郁
宋代是我国文化的转型期,城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自上而下的文化享乐风气造就了宋代市俗文化的空前繁荣,整个社会呈现出鲜明的由贵族文化向庶民文化转变的发展趋势。
这一时期,市民业余生活丰富,戏曲、话本小说等通俗文艺得到了极大发展,宗教和对外贸易交流也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社会现象极大地丰富了陶瓷俑的创作题材。
两宋市俗文化的繁荣,也反映在这一时期陶瓷俑的创作中。在江西出土的陶瓷俑多是表现市井生活、戏曲故事场景、宗教塑像以及其他仿生造型的文物,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它们是了解江西宋代雕塑和陶瓷工艺不可或缺的珍贵历史资料,同时也为研究不同阶级的穿衣打扮、生活方式及地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鄱阳县出土女戏俑
景德镇首创青白瓷俑
北宋年间,景德镇工匠创造性地将青白釉工艺运用到烧制瓷俑上。这类瓷俑虽然比陶制俑小了很多,但仍不失精彩。历年来,在景德镇及其周边地区有很多精品青白瓷俑出土。
江西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北宋青白釉胡人牵马俑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这座胡人牵马俑出土于景德镇市郊洋湖大队,马与俑立于方形底座上:马膘肥体壮、昂首嘶鸣、尾巴上翘,背部配置鞍鞯;两侧各立一胡人,圆目、高鼻、翘须、发髻高挽,豪迈之气直逼眼前。它做工精美、手法细腻、神态逼真,青白釉瓷光洁透亮,雕塑水平极为高超。
北宋青白釉胡人牵马俑说明江西地区也活跃着远道而来的胡商,是宋代景德镇青白瓷远销西域的形象反映,是当时中西贸易往来的珍贵实物例证,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
戏俑
成套陶瓷俑最有特色
江西地区出土的陶瓷俑最有特色的就是成系列的陶瓷俑,包括十二生肖俑、戏俑、四神俑、十二时神俑等。这些成套的陶瓷俑神态各异,展示了十分成熟的雕塑技艺。
1975年,江西鄱阳县磨刀石公社殷家大队南宋洪子成夫妇合葬椁墓中出土了戏俑21个。这批戏俑有卷髻花鬓、敷粉施朱、身着圆领宽袖袍、腰束丝带的女佣;有墨面瞪目、满腮髭须、头戴幞头乌纱、身着宽袖或窄袖长袍的男俑;还有双手拱合执笏、肃立正视的童装俑等。
这批戏俑皆为素胎瓷俑,分生、旦、净、末等几种角色,与我国北方河南、山西等地发现的宋、金、元时期杂剧戏俑、线刻、壁画的造型式样和艺术风格不同,反映了南戏早期的表演形态,为研究南方戏剧发展史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物资料。
戏俑
陶瓷俑创作受宗教影响
俑是古代随葬用的偶人,秦汉时期的俑主要是武士俑和奴婢俑。唐宋以来,社会上道、佛教广泛流传,墓葬中成批出土的陶瓷俑已较有规律,但表现出浓重的神怪色彩。它们对考察宋代江西社会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艺术素养都很有裨益。
这一类俑多为“阴曹地府”的各种轶官,如1962年在彭泽宋墓出土的人首鱼身俑,1972年在进贤县池溪宋墓出土的四神及十二时神俑等。虽然这些俑形象离奇怪诞,但实际上也是现实社会各类形象的写照。如十二时神虽然头顶贴有各种动物,但表情神态安详、举止沉着,俨然是一批官场上的仕官形象。
1985年在临川温泉乡南宋庆元三年(公元1197年)朱济然墓出土了一件完好的罗盘俑。此俑高22.2厘米,俑底墨书“张仙人”三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罗盘指南针造型实物,为研究罗盘指南针的出现年代、造型及其作用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同时,“张仙人”三字也说明罗盘指南针的使用与道教存在着某种关联。
戏俑
为研究古代装束演变提供依据
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没有照相机,这些珍贵的人物俑就成为研究衣冠服饰变化的重要依据。
1970年在景德镇郊洋湖大队出土了一尊北宋素胎贵妇坐俑,高25.4厘米。女俑拢袖端坐、面带微笑,大耳上有穿孔,可垂耳坠,柳眉凤眼、高鼻小嘴。这座俑为研究当时贵妇的穿着打扮提供了较为完整的资料。
宋代城市经济发达,奢靡之风盛行,反映在妇女的发式上则表现为妇女喜爱梳高髻,比较典型的有朝天髻、同心髻等。素胎贵妇坐俑的发髻即为同心髻,髻上扎一条宽阔的发带,带下横插着一把大梳,反映了宋代妇女崇尚插梳的习俗。
素胎贵妇坐俑下穿当时流行的百褶裙,裙长拖地,裙幅多且折涧细。裙摆下露出小头履,可窥视出此贵妇为小脚,反映了从宋代开始,在妇女中出现了缠足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