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康熙宠臣 为何整首诗都在写四川?
发布时间:2019-11-29 15:19:07   来源:东方头条   评论 参与

高士奇行书轴。四川博物院供图

文物档案

高士奇行书咏成都诗轴

级 别:国家二级文物

年代:清代

收藏单位:四川博物院

在清朝历史上,汉族官员要获得皇帝信任,比八旗子弟要难上许多。不过康熙年间,出身寒门,连进士也未中过的汉族人高士奇,却因为写得一手好字,并且擅长揣摩圣意,得以成为皇帝心腹。

高士奇的字为何能够打动一代帝王?四川博物院馆藏的一件高士奇行书诗轴,可以让人们一探究竟。这首七律诗轴,高士奇一展秀丽整饬的书法功力。值得一提的是,整首诗大半内容的典故都和四川尤其是成都有关,堪称为底蕴深厚的成都做了一纸免费形象广告。

七律尽含成都历史风物

高士奇的这件行书七律为立轴,共写了4列字,内容为“景阳寸地出风尘,紫绶摇光锦水滨。沽酒垆边怀赋客,浣花溪畔访诗人。诏堂鹤唳桤(qi)林晓,卧阁鹃啼笼竹春。听取巴童歌五袴,御屏重纪姓名新。”落款写道:“里言奉送敬庵老年台正。江邨高士奇”。行书下端,钤有“高士奇”“澹人”两印。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谢元鲁介绍,这首七律,几乎每句都在用典。“景阳,曾经是南朝宫名。史料记载齐武帝置钟于楼上、宫人闻钟,早起妆饰。后人据以用典,取其早起之意。紫绶是古代高官腰带的颜色,在此应指一位高官来到锦水之滨,也就是成都。”古时成都织锦业发达,成都又名“锦城”,穿城而过的“濯锦之江”,则称为锦江。“沽酒垆边怀赋客,浣花溪畔访诗人”,其用典同样和成都有关。西汉时期,著名辞赋大家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私奔后,在今琴台路一带当垆卖酒的故事,千百年来传为美谈;而到了唐代安史之乱以后,“诗圣”杜甫则在浣花溪畔众筹起了杜甫草堂,在此创作了大量诗作,而桤木,恰是杜甫最喜欢的一个树种。至于卧阁鹃啼,同样用了古蜀时期“望帝啼鹃”之典。

接下来,作者画风一转,写起“听取巴童歌五袴”。巴童,代指巴渝之童,他们能歌善舞。他们唱的“五袴”,同样有典故。东汉时期,蜀郡太守廉范废除了禁止百姓夜间点灯做事的制度,引来老百姓用《五袴歌》来歌颂他的功绩,后代遂用“五袴”作为称颂地方官吏施行善政之词。

谢元鲁认为,这是高士奇写给一位叫“敬庵”的同僚应酬或逢迎之作。从全诗用典大多与四川有关来看,这位“敬庵”应该在四川当过官,至少奉皇命到四川出过短差。正因为如此,高士奇才用了廉范、司马相如、杜甫、望帝等四川历史上著名的正面人物来与其相比,最后表示自己的祝福:待你四川之行以后,你就会御屏中选,成为皇帝喜爱的臣子。

对“天下第一清官”的示好?

这位敬庵是谁?四川博物院典藏部文博馆员何家欢认为,应该是与高士奇同朝为官的张伯行。他被康熙认为“天下清官第一”,晚年恰号“敬庵”。赠送七律诗轴,应该是同事之间表示友好。但两人迥然不同的历史声誉,却令这首七律诗显得另有深意。

何家欢说,高士奇早年考取秀才以后赴京谋发展,结果只能靠给别人写点儿小文字或代写家书赚取生活费。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学业,最终考进国子监成为一名太学生,并渐渐从翰林院的小官成为帝王身边的心腹。

高士奇察言观色的境界,史料多有记载。据说有一次康熙登临泰山,与大学士明珠以及高士奇站在一起时,兴之所至问两个亲信“今天咱们像什么?”明珠回答的是“三官菩萨”,把自己和皇帝相提并论,而高士奇则立刻跪在康熙面前回奏“高明配天”。这不仅暗合了高士奇和明珠两人的名字和皇帝作为“天子”的身份,而且“高明配天”一语还出自《中庸》,结合后两句“博厚配地”和“悠久无疆”,对皇帝极尽赞美。

高士奇的这种做派,再加上他写得一手好字,让康熙对他相当倚重。只是,随着权力越来越大,高士奇开始各种敛财,并且拉拢官员培植势力。到最后,被其他官员联名以贪腐之名告发。但高士奇只是被“罚”告老还乡,此后居然又被康熙召见陪伴自己南巡。

不过,在《张伯行列传》等史料中,从未记载他曾经到过四川。四川博物院典藏部副主任胡蔚认为,如此一来,这件诗轴在书法价值之外,还具有文献价值,可补史之阙。除非,值得高士奇吹捧的“敬庵”另有其人。(记者 吴晓铃)

① 康复在线网所有原创文章(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2816822384@qq.com,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热词搜索:都在 康熙 首诗 这位 写四川

上一篇:褚遂良摹本《兰亭序》之批判:他写对了吗?差异在哪里?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主办单位:《康复在线网》出版公司。 网站低俗信息举报信箱
康复在线网:立足“华人的角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