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倬琰
由于西晋统一时间太短,所以三国之后几乎立马就进入了南北朝的时期。都说三国乱世,其实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反而之后的南北朝才是真正互相挞伐,国势鼎革的动荡日子。衣冠南渡之后,由于南方地区文化、经济的发展,士族在动乱中反而越过越好。侯景之乱的发生,是南朝乃至整个南北朝的节点,给南北朝都造成了巨大的改变。┃咎由只能自取
南北朝时期,五胡十六国竞相出境,侯景作为其中的一份子也得到了露脸的机会。侯景本不是什么高门大族,作为鲜卑化羯人,倒是在北朝的动荡时代觅得了生机。
当时北魏王朝政治极度腐朽黑暗,民变越发激烈,鲜卑人葛荣便拉起一支起义军,侯景便参加了葛荣领导的六镇起义,因其骁勇有力,精骑善射,被提拔为镇功曹史。作为一个没有背景的人,侯景非常善于观察形势。
此前北魏大将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率兵进入洛阳,杀灵太后及其所立的小儿皇帝,并杀公卿士二千人于河阴,立彭城王之子长乐王子攸为帝。尔朱荣控制了北魏大权,侯景不失时机地背叛葛荣,投靠了尔朱荣。
之后尔朱荣日渐跋扈,为孝庄帝元子攸所忌,日后另一个权臣高欢诛灭尔朱荣掌握大权。由于原来与高欢同是怀朔镇的镇兵,失去靠山的侯景转而投奔高欢,高欢果然念旧,重用侯景治理河南十三州,历任吏部尚书、司徒、河南道行台,封濮阳郡公。
可惜侯景的命一直不好,很快高欢死去,继任者高澄和侯景关系紧张。侯景再一次叛变,希望得到西魏宇文泰的支持。宇文泰直到侯景为人反复奸诈,所以虽然接受了侯景,但将其召入长安,打算解除他的兵权。侯景自知有去无回,因此拒绝,恰逢东魏派遣大将慕容绍宗攻击侯景,侯景在左右夹击下决定投奔南方的梁朝。
此时南方的梁朝是梁武帝在位,听说侯景来投喜出望外。但是绝大多数大臣持反对意见,因为侯景"前科"实在太多,不仅反复无常,跟的人最后都没啥好下场。但是梁武帝没有听从大臣们的意见,而且幻想着依靠侯景投降后带来的河南十三州北复中原。
为了收买侯景的人心,梁武帝封侯景为河南王,管辖黄河南北军政,并且派其侄萧渊明带兵5万接应侯景。只是没想到途中受到东魏军队的攻击,由于梁朝久不识兵戈,军队战斗力低下。不仅被打得大败,萧渊明还被东魏俘虏。
【梁武帝萧衍】
此时东魏遣使到南梁议和,侯景感到非常害怕,毕竟他降魏又叛,接着投奔南梁,如果两方修好,自己将是最不利的。他冒充东魏使者给南梁写了一封信,提出用侯景交换萧渊明,没想到梁武帝立马就答应了。侯景明白自己一定会是被最先牺牲的那个。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还没有在梁武帝给他的位置上坐热,便叛变南梁。
先前梁武帝无子,便以其弟萧宏之子萧正德为子,后来萧统出生后便代替萧正德成为真正的继承人。萧正德对此大为不满,因而对梁武帝非常怨恨。侯景抓住这一点,暗地里与萧正德勾结,许诺将来扶持他继位。萧正德权迷心窍,同意与侯景一同叛梁。
梁武帝崇尚佛教,大修佛寺,南梁的经济从原本的富庶逐渐捉襟见肘。也因此,南梁的军队武备废弛,加之很久没有打过仗,因而战斗力非常低下。由于有萧正德做内应,侯景顺利攻入长江并进入建康,将梁武帝的宫城所在的台城团团围住。
各地来勤王的二、三十万军队,为了保存各自实力,却相互推诿,都在建康周围按兵不动。因而尽管台城奋力抵挡,最终梁武帝太清三年,因连日大雨土山倒塌,台城被破。梁武帝被侯景所擒,囚禁在皇宫内,最终被侯景活活饿死。
梁武帝死后,侯景先立萧纲为帝,不久废杀,又改立萧栋,不久又废掉。侯景自封为大都督,迫使美貌的溧阳公主嫁给他为妻;后又逼皇帝封其为"宇宙大将军",此封号在历史上也是仅此一份。侯景起初约束军队,后来缺粮了就对军队的暴行不加禁止,进入建康后,"悉驱城市文武,僳身而出","交兵杀之,死者三千人",又"纵兵杀掠,交尸塞路"。
551年,侯景自立为汉帝,大杀梁衍后代。 大宝二年侯景亲自率领大军西上试图扫平江汉,被梁武帝第七子湘东王萧绎击败。之后梁将领陈霸先、王僧辨等,乘胜顺江东下,再败侯景于建康。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杀死在船中。
【南北朝形势】
侯景死后,王僧辩将他的双手截下交给高洋,头颅送至江陵,尸体在建康街头暴露。当地百姓将尸体分食殆尽,连其妻溧阳公主也吃他的肉,尸骨烧成灰后有人将其骨灰掺酒喝下。梁元帝萧绎下令将他的脑袋悬挂在江陵闹市上示众,然后又把头颅煮了,涂上漆,交付武库收藏。
侯景反复无常、残酷暴戾,最终落得个死无全尸的下场。但南梁腐败、荒淫,同样受到了当头一棒。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咎由自取。┃士族灭顶之灾
侯景之乱,虽然历时只有四年,却对南朝尤其是江南最富庶的地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南朝士族遭到的打击最为沉重,南方社会造成极大破坏,六朝古都建康"千里烟绝,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
陈寅恪先生曾指出:"侯景之乱,不仅于南朝政治为钜变,并在江东社会上,亦为一划分时期之大事。"尽管在动乱的南北朝,互相的战争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但侯景之乱却有着不同的影响。
【侯景之乱】
首先侯景之乱对于南方社会经济的破坏是难以估量的。由于东晋衣冠南渡,大量的人才包括钱财都被带到南方地区。而北方由于五胡十六国的南下,以及之后北魏内部的动乱,相对来说南朝反而比较稳定。这使得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经济、人口等方面都有不错的发展。
但是侯景的军队在南朝烧杀抢掠,虽然如前所说,侯景在起初曾经约束军队"号令甚明,不犯百姓",但是由于台城久攻不下,叛军的本性开始显露。"乃纵兵杀掠,交尸塞路,富室豪家,恣意裒剥,子女妻妾,悉入军营。 及筑土山,不限贵贱,昼夜不息,乱加殴棰,疲羸者因杀之以填山,号哭之声,响动天地。"
到最后,侯景自己也不再有耐心,亲自发令"若破城邑,净杀却,使天下知吾威名!"在侯景的烧杀抢掠之下,号称富庶的三吴之地"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经济遭到毁灭性破坏。同时侯景本人没有什么文化,因而烧毁东宫藏书三万卷,象征梁朝文治的士林馆在战乱中化为灰烬。经济、文化等南朝原本优于北朝的地方,都因侯景之乱而遭到破坏。
除了经济文化方面,侯景之乱对于当时社会的秩序同样造成了"改变",这个改变既有着非常大的破坏力,但同样有好的方面。陈寅恪曾指出:"梁末之乱,为永嘉南渡后的一大结局。南朝士族在经过数百年腐化之后,于梁末被全部消灭。"
【衣冠南渡】
虽然这个说法非常绝对和严重,却也很难说它不对。侯景初到南梁的时候,曾经向梁武帝要求同王、谢两家联姻,梁武帝以王、谢两家地位太高为由拒绝了侯景,侯景因此记恨。因而侯景叛乱后,对以王、谢为代表的世家大族大肆屠杀。据颜之推《观我生赋》自注:"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家,故江东有《百谱》;至是,在都者覆灭略尽。"
渡江士族的衰落,不仅打击了南朝原本的统治基础,也使得原本的社会秩序和阶层受到了翻转。在侯景乱兴,中央政权崩溃之际,岩穴村屯之豪酋乘机竞起,或把持军队,或割据地域,原本被南渡士族所压制的当地势力趁势崛起。梁陈之交,是南朝政治史上的巨大变化,士族的历史结束了,原来默默无闻的南方土著氏族纷纷登上政治舞台。陈朝便是依恃南方土著豪族建立起来的,从统治基础来说,陈与之前的宋齐梁乃至东晋是完全不同的时代。
除了对南朝的破坏,事实上侯景之乱对于整个南北朝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侯景之乱使南朝一蹶不振,加剧了南弱北强的形势。原本南朝依靠东晋正统的法理地位,以及世家大族南渡带去的技术、人口、财富等东西,在同北朝的对峙过程中即使没有优势,但也至少可以保持均势。
但是侯景的动乱让本就因为梁武帝的"离谱"而每况愈下的南朝彻底跌落下去,北方两国都成为这次变乱的受益者。其中西魏利用侯景之乱,国力得到最充分的扩充。被萧绎所排挤的梁武帝之孙萧詧称臣西魏,宇文泰趁机派杨忠等将领掠夺梁土。这让西魏以及之后的北周拥有了足以统一天下的基础,并最终由杨忠的儿子隋文帝杨坚由北周建立隋朝,统一天下。
可以说侯景这场叛乱,从他自己本身来说,只不过是为了自保以及满足自己的欲望。但对于整个南北朝来说,却打破了当时社会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世家大族对于统治的垄断。尽管之后隋唐时期依然是贵族当道,只不过换成了关陇贵族集团,但至少是改变了东晋以来士族腐败无能的社会情况。
同时,由于南朝因为士族的衰落而产生了一个不那么"正统"的陈朝,南朝因继承东晋而拥有的"正统性"因为侯景的搅局而没有那么强烈,加之南北力量的失衡,这是导致最终天下由北朝同一同时依然能够得到民心的重要原因。
一个反复无常的"宇宙大将军",却引发了一场影响历史的动荡。尽管时间不算特别长,却导致南北朝后期社会制度和状态的洗牌。虽然历史上彻底摆脱世家大族对政治的把持要到宋以后,但侯景之乱最主要的是结束了此前魏晋时期单一且无能的士族统治。魏晋士族奢靡、尚玄的风气被消除,世家大族也开始需要诗书文化或者军功战绩来巩固地位,也算是为历史的推进做出了一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