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好酒,一喝就醉,美人也是如此。寿阳公主在历史中不见生平,但却因为一次"醉卧花丛",赢得后世文人千年赞誉。
寿阳公主是南北朝时期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在史书上没有更多的记载,但她却是此后风靡几百年的"梅花妆"的创始人。
正月初七这天,寿阳公主喝了点酒后和宫女玩耍,玩累了便躺在大殿檐下的榻上休憩。这时一阵微风吹过,瓣瓣梅花随风飘落,就有几瓣梅花落在寿阳公主的额上。公主自然没有察觉,醒来后顶着梅花到处走动。宫女上前帮寿阳公主摘下梅花,却发现梅花的痕迹已经印在寿阳公主的额头上,怎么洗也洗不去。
过了三天,花痕才慢慢消去,寿阳公主感觉很好,就时常摘几片梅花贴在前额。宫女们见了,纷纷效仿。于是这种被称为"梅花妆"的装扮,便在宫中流传开来,随后又流入民间,深受女孩子的喜爱。
但是梅花的花季很短暂,爱美的女孩子很快就想出对策。她们用薄薄的金箔,剪成花瓣形,贴在前额或是脸颊。这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那句"对镜贴花黄"中的花黄,因为金箔就是金黄色的,它也被称为"花钿"。
其实寿阳公主之所以喜欢在额头贴花瓣,最开始的原因不是要创新,而是要"遮丑"。因为这个正值青春期的女孩子,额头上经常长痘痘。每当她照镜子的时候,看到额头上的痘痘,都会皱起眉头来。于是她看到一旁的花瓣,不由自主的拿起来,贴在额头上痘痘的位置,谁知就引发了新的"时尚"。
后来,"梅花妆"也有所发展,颜色也不只是黄色,还有红绿等其他颜色的出现。形状也不再只是梅花形,逐渐出现了动物形状,小鸟小鱼蝴蝶等等。材料也是更加广泛,不单单是金箔,还有纸片、玉片、鱼鳞片,还有蝴蝶翅膀。
晚唐时期,宫内就流行用蝴蝶翅膀进行装扮。每天有大量的太监宫女拿着捕捉网,到处捉蝴蝶,送到各位娘娘妃子的宫中。他们会将蝴蝶的剪成好看的形状,刷上金粉,然后贴在前额,这比金箔更加轻薄,也更精致。
到了宋代以后,就不流行贴花钿了,但是"梅花妆"一词却保留下来,用来形容艳丽、精致的妆容。
为什么那个时候"梅花妆"比较流行?
这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审美决定的,当时的人们就是喜欢绮靡之风,喜欢浮夸艳丽,服饰上也是繁琐复杂,以金色、红色、翠绿为主色调。在这样的雍容的扮相下,脸部就更需要装饰,才能和这样的行头相匹配,于是"梅花妆"就很受欢迎。尤其是唐代,从影视剧上就可以发现他们的妆容很夸张,其实真实的唐朝比这还夸张。她们贴在脸上的金箔比任何时期都大,甚至一张脸要贴好几张,因为唐朝以丰腴为美,女人的脸都大。
其实在面部贴花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求偶特征。我们都知道,动物的面部都是有着对称的花纹的。所以,在当时看见女子面部贴花,也就是说明她在征婚,这就是一贴征婚广告,告诉你这个女子到了出嫁的年龄了。所谓的"黄花闺女"就是从这里来的,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只有未婚女子才能贴黄花,但在当时也是一条约定俗成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