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在位十二年,三登琅琊台,这段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因为“寻找长生不老药”等民间传说变得更加神秘离奇。今年10月下旬,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正式对琅琊台遗址展开主动性考古发掘,一批秦砖汉瓦陆续出土,揭开了古代琅琊台的神秘面纱。
吕凯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 考古发掘领队:
这些就是我们在本次发掘出土的遗物,我们选了一些,主要是瓦当,我们看到这个是卷云纹瓦当。另外还有一些文字瓦当,文字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千秋万岁四个篆书,这些瓦当的时代应该是在秦汉时期。另外,我们还发现了这种铺地的花纹砖,这个砖的年代也和这些瓦当大体相当,应该是建筑上所适用的。
在地下深藏两千年后,这些精美的秦砖汉瓦终于得见天日。在西海岸琅琊台景区的台顶区域,考古队员挖开了一个长达十多米、宽一米左右的探沟,这些刚出土的瓦当全部来自沟内,现场可以看到大量埋在土中的瓦当碎片和较为完整的白色石条,高台之上还有十分平整的夯土层。
吕凯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 考古发掘领队:
在这个发掘区域,我们主要是想对琅琊台大台的夯土台基进行揭露和清理。目前,我们有了一些新的发现,包括对夯土首先有了一个直观了解,它的夯土质量特别高,夯层比较薄,夯面极其平整。另外,我们在探沟的西部,还发现了有大量瓦片构成的瓦片堆积,瓦片时代应该也是秦汉时期,我们就怀疑这些瓦片可能跟当时的台上建筑有关。
考古队员在沟内还发现了一些宋元时代的瓷器碎片,据推测,这处秦代建筑可能在宋代时已经被破坏,但残存至今的建筑碎片,依然可以让后人想象当年秦始皇在琅琊台巡视求仙时的浩大声势。正值第九届黄淮七省考古论坛在青岛举行,一百多位考古专家也赶到琅琊台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对新出土的瓦当和夯土做出了判断。
叶润清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
已经是高度发达的建筑技术,第二个能够体现是国家行为,这个密度也好,比重也好,应该都很大了,一般的普通建筑不可能有这种要求,体现国家意志的这种建筑才可能需要这样的一个建筑行为。
目前,由10位队员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已在琅琊台遗址进行了20天左右的发掘,接下来将继续对大台的夯土结构、夯筑方式、始建年代、是否存在分期等问题进行探索。
吕凯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 考古发掘领队:
这些线是我们在考古现场画出来的,是根据它的土质、土色的不同画出来的。目前,这一块地层,我们分了五层,是不同时期人类活动所形成的文化层,从第四层向上,这些文化层的年代应该是不早于宋元时期。
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考古队员在距离琅琊台景区秦始皇雕像不到50米的区域,也有惊人发现,现场发掘出了两千年前的排水陶管。这些陶水管位于琅琊台大台夯土下面,在两千多年后依然排列整齐,大小口紧紧相扣。
彭峪 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
这三排陶水管就在我们现在发现的在整个琅琊台这个区域里边,是体量最大而且排数最多的一处排水管。而且,还有个特点,它是位于台顶,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如果人工把这些管道背到山上来,再铺上,在上面再做夯土的话,工程量是有多大。
专家推测,这些陶管是琅琊台遗址秦汉时期庞大的排水系统,有雨污分离的可能,虽然只发掘了一段,这些发现已经让文物专家非常震撼。
何努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专家:
一般我们是发现一道的多,两道就比较罕见了,三道的没见过。而且,这个直径非常大,说明这个建筑的等级很高,而且是预埋的,这叫预埋件,肯定是原先整个琅琊台在秦汉时期的建筑,在格局、规划上,预先就有一定的规划。
根据考古队员的现场测量,陶管壁厚达到7公分以上,从体量到质量都尽现两千年前的古人智慧。随着发掘的深入,这条完整的排水系统将重见天日,它与秦始皇当年三巡琅琊台的关联或将被揭开冰山一角。
彭峪 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
因为史书上记载,秦始皇曾经迁过三万户到琅琊这一片区域,在秦汉时期应该是每户五口人,三万户应该是十五万人到这个区域,我们怀疑可能这十五万人之中,其中有一部分就是为了修建琅琊台服务的。
何努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专家:
我的建议是,建一个保护棚,遮风挡雨挡一下,然后再做一下表面的处理和加固,这样我们现在有一定的成熟技术了,尽量把这个遗址点保留给观众,让大家能够有个看的。
目前,考古发掘工作仍在继续,现场采用了不封闭的围挡,方便市民观看了解。
吕凯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 考古发掘领队:
围挡主要是维持发掘区的秩序和安全,游客可以通过我们这个围挡,来清晰地看到我们的发掘场景,如果有游客感兴趣的话,我们还会进行主动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