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身涉宦海生涯
很快,朝廷对对辛弃疾和贾瑞的任命下来了。但是,几乎出所有人的预料,辛弃疾官职维持不变,仍为承务郎,不过这次有了具体的职务,是江阴军签判,贾瑞的差事则是海州军统制官。差不多在这个时间前后归正南宋的王友直,被任命为复州(湖北仙桃)防御使。跟着辛弃疾南下的一万多忠义军全部交给京东招讨使李宝,分散安排进其驻扎于各处的部队中。
宋代各州﹑府选派京官充当判官时称签书判官厅公事,简称签判,职位略低于副使,负责掌诸案文移事务。承务郎为文散官第二十五阶,从八品下,和上次对辛弃疾的任命一模一样。两次全然不同的情况下,出现同样的任命,其间的意味让人颇费猜测。而在当时,对于北方归来的军队或起义军,南宋朝廷一贯的做法都是出于安定和安全的考虑,将他们分散安置在不同的军队中,既作为充实的力量,又不至于难以管理,甚至也是为防止一旦遇到什么特殊情况,再生出什么变故。当然,在这种对北方归正人和归附军人所采取的处置方法中,不信任的潜在含义还是非常明显的。
和上次相比,辛弃疾这次是戴功南下,官职却没有任何变化,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额外的打击。尽管辛弃疾不是那种一门心思盯着官职和利益之人,但官职越低,既说明皇帝的心思一如既往,并不真正放在杀灭金兵图复中原上,而自己也就离开在家乡起义的初衷越来越远。况且,江阴通判这个职位只是一个地方官员的副手,更不是辛弃疾所擅长。
在整个南宋期间,都不断有北方和别处逃至南宋的人,当时给这种人起了一个不算很好听的名字,叫归正人。这种所谓的归正人大致分为四类,一是原来就属于宋朝的军队,因为各种原因被困在北方,后来回归到南宋的,叫归正人。第二类是原来属于燕山府等路州的军人,后来归到南宋的,叫归朝人。而燕山府路所辖之地在北宋之前已经陷于契丹,其居民也非宋朝臣民,但其中包括大量汉人,而宋朝统治者一直将这些区域作为这自己应该恢复之地看待。第三类指原不是宋朝人而来归宋朝的汉族以外的其他各族人,叫归明人。第四类说的是或在本朝界内或者在蕃地,但内心怀忠义、一时立功者,称之忠义人。而这四类人统称之为归正人。
归正人这种标志人物身份的称谓不但带有一定的轻视意味,而且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对他们的使用也往往与其他人区别对待,归正的官员一般只给一个闲散的官职而无实权。如打开蔡州(河南汝南)城门迎接王师的范邦彦率全家南徙,本应当重用,却只是被任命为湖州长兴丞的一个闲职。像王友直、辛弃疾等也同样如此。为免除对归正人的歧视意味,范成大就曾向朝廷呼吁过:“乞除‘归明、归正人’,以示一家。”但一切如故。
对于归正人,南宋朝廷虽然口头上一直比较看重,但在真正任用时又难免心存疑虑。对于金国来说,每一次和南宋签订的和议条件里都有逼迫南宋遣返、归还归正人的条款。有时候,其他条件都谈得差不多了,恰恰就在归正人问题上,南宋有所坚持,双方争执不下,或者最后由南宋在其他方面有所妥协来换取这一点的坚持。南宋朝廷考虑的是,如果堵住了归正的路子,一方面大量的士兵和其他方面的人才就不会从北方来到南方,更重要的是,那样就有可能会凉了所有北方汉人的心。
据统计,在整个宋金南北分而治之的近110年间,从北方逃亡到南方的大约有200多万人,占到了南宋总人口的几十分之一。
现在,辛弃疾和贾瑞,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归正人。而且,这种身份将会伴随他们的一生。
辛弃疾还是老样子,以不变应万变,他总是认为自己还年轻,国家只要想统一,中原只要想收复,终有一天,朝廷会需要他领兵率将、血战沙场,一切都来日方长。眼下最重要的是,既然皇帝的任命已经下来,就先按照朝廷的旨意走马上任,或许,在这个岗位上,还能干出点什么名堂呢。
告别贾瑞,辛弃疾带着辛忠和几个仆人,到江阴上任去了。
江阴地处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北端,因位于“大江之阴”而得名,简称澄,东接张家港,南临无锡,西连常州,北对靖江,为长江咽喉,历代江防要塞,长江南北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 江阴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其文化属吴越,此地人多说吴语。王安石曾经旅居江阴,写下过:“黄田港口水如天,万里风穑看贾船,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间鱼蟹不论钱。”
南宋时期在江阴设立江阴军,属两浙西路。“军”相当于“州”的级别,江阴军为独立建制。这里北距淮河400里左右,差不多相当于金宋之间的第二道防线,两边只要战事一起,这里就有可能成为前线。
按理说,辛弃疾在江阴的官职不高,但责任却比较大。按照宋朝的官制,签判一般是作为副职,与权知军州事共同处理政事,其职责为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要与守臣一起通签才能施行。此外,签判还有一些其他职责,就是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也就是官员的业绩评定和官职的任命与更迭。“得剌举以闻”里的“得”就是“允许”的意思,意思是指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式说法。“刺“是“纠察”、“检举”,”举”是“推荐”。“以闻”,特指某种级别以上的官员可以向皇帝报告。这样看来,签判还兼有监察官性质,虽只是从八品的官职,却能制约三品或者四品的权知军州事。
辛弃疾第一次在政府做官,自然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也深知,在和平时期的南宋,如果将来要被皇帝委以重任,能左右朝廷收回失地、复兴故国,只有恪尽职守,才有可能得到相应的升迁。
江阴的公事还是比较繁忙的,辛弃疾不久就找到签判工作的特点与规律,很快就适应了这份新工作,在处理很多地方事务上获得新的历练,积攒了新鲜经验。
1162 年(绍兴三十二年)5月,也就是在接见辛弃疾、贾瑞后不久,坐了36年皇位的高宗皇帝赵构,决定禅位给赵昚(shen),自己去做太上皇。
赵昚并非高宗的亲生儿子,只是过继来的。
(在南宋的几个皇帝里,宋孝宗赵昚算是一位比较有想法的皇帝。)
据说,即便是在那些被金兵追得不得已亡命天涯的日子里,高宗皇帝仍然没有忘记耽溺于女色。1129年2月的一天,逃至扬州的高宗皇帝正在淫乐,忽然传来金兵已到城下的消息。高宗皇帝在御营司将士和宦官陪同下,急忙披甲乘马出逃,经瓜洲渡乘小舟过江,来到镇江。高宗皇帝经这次突如其来的惊吓,生理上受到恶性刺激,从此失去生育能力。
不巧的是,1131年7月,经过一番宫廷政变的折腾后,两岁的皇太子赵旉(fu)因听到金属炉子碰撞的声音惊惧而死,高宗从此彻底失去子嗣。后来,干脆就过继了一个儿子,叫赵昚,这就是后来的宋孝宗。
赵昚刚登上皇位,改元隆兴,全然显示出一份谋图中兴的姿态,他立即给岳飞平反昭雪,追复其原官,赦还岳飞被流放的家属,同时大力起用主战派,朝中气象为之一变。1162 年7月,赵昚召主战派老将张浚入朝,并逐步为曾经遭受贬谪的主战派平反昭雪,安排重用,积极备战,准备收复中原。
1163年(隆兴元年),宋孝宗以张浚为都督,主持北伐。四五月间,张浚部署李显忠与邵宏渊两军13万人向北挺进。刚开始,南宋军队还打得不错,一个月内就收复了灵壁、虹县(安徽泗县)和宿州等地,大有剑指中原之势。但很快,在金军反攻下,宋军在撤兵符离时遭金兵追截,损失惨重,退入城中。
在江阴签判任上的辛弃疾,虽然官职卑微,对国家大事却未敢有一丝一豪的轻视和忽略,他始终关注宋师北伐进展,听到符离之战惨败的消息,他感到痛心不已,十分感慨地说:“中国之兵不战自溃者,盖自李显忠符离之役始!百年以来,父以诏子,子以授孙,虽尽戮之,不为衰止。”
在其他战场上,宋军也一败涂地。
比如楚州十八里口之战。1163年7月,宋因议和撤掉海州防卫戍,命魏胜知楚州(江苏淮安),负责守卫清河口。金军乘宋边备松懈,大举南下。11月入淮,击败宋渡口守军和清河口援军,夺得十八里口。魏胜率诸军列阵与金人决战。战斗从天亮一直打到午后,双方胜负未决。后金援兵至,魏胜率军力战,并派人向驻守淮安的刘宝求救,刘宝的军队距魏胜仅有四十里,但他认为此时正是朝廷和金国讲和的时候,不会有战事,自始至终未发一兵增援。魏胜兵败东撤,金军紧迫不舍,魏胜以步兵居前,骑兵殿后掩护,退至淮阴东十八里处,魏胜中箭坠马而死。金军乃乘胜取楚州、淮阴、盱眙、濠州(安徽凤阳东)、滁州(安徽滁县)、庐州(安徽合肥)、和州(今安徽和县),兵锋直至长江北岸的六合。
南宋一系列的溃败,使得赵昚对北伐彻底失望,开始在和战之间摇摆不定,朝中主和派势力一时大盛,其主力干将汤思退进任尚书右仆射兼枢密使,宋金和议启动,朝廷内外为之沮丧。
1163 年(隆兴元年 )9月初,金国都元帅仆散忠义已进据宿州,乃给宋使卢仲义文书要索四事:一、南北通书,改称叔侄;二、割让海、泗、唐、邓四州;三、 岁纳银币如旧额;四、须送还归正人及叛降者。金人仅在名号上让步,即答允赵昚对完颜雍称侄而不是称臣外,在疆界、归正人和岁币问题上寸步不让,并且要求宋朝在11月20日前答复。
1164 年(隆兴二年 )4月底,主战派张浚辞去右相职,汤思退独相后,一系列自毁边备的举动开始。5月,朝廷下诏不准接纳归正人,又命令淮东安抚使刘宝评估放弃泗州利弊。
这一年的8月19日,67岁的张浚在贬谪路上走到江西余干县时,积郁成疾,弥留之际,在给儿子的遗书种写道:“我尝相国,不能恢复中原,湔(jian)涤国耻,死后不当葬我先人墓侧,但葬我衡山下便了。”
(张浚头像)
张浚死后,朝中少了一员反对议和的主将,因此议和加速进行。赵昚的态度是:“一正名,二退师,三减岁币,四不发归附人。”皇帝在和金人谈判过程中,一直坚持不返还归正人。如果不这样的话,辛弃疾也属于此列,有可能会被遣返回北方。
1164年12月,经过长逾经年的战争和外交努力,宋金双方终于再次达成和议,南宋在其他条款上做了不少让步,好歹换得金人对“须送还归正人及叛降者”这一条的放弃。和议的主要条款内容为:双方世为叔侄之国,宋帝正皇帝之称,不再向金称臣;改岁贡为岁币,宋每年予金银、绢各减至20万两匹;宋放弃商(陕西商县)、秦(甘肃天水)、海、泗(江苏盱眙北洪泽湖中)、唐(河南唐河)、邓(河南邓县)诸州,两国疆界一如绍兴和议之旧;不遣返叛亡之人。按和约批准和最终成立的年代,后人或称其为隆兴和议,或称之为乾道之盟。有意思的是,原来的君臣关系现在变成了貌似亲戚一样的“叔侄”关系。现在的人较难理解,当时的南宋朝廷觉得叔侄关系从面子上要好于君臣称呼。
1164 年(隆兴二年 )秋天,辛弃疾在江阴签判的两年任职期满,改任广德军(隶属安徽宣城)通判。
通判和签判差不多,一般由皇帝直接委派,辅佐州政,可视为知州副职,在州府长官领导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同时也对州府长官有监察的责任。在南宋,通判可以直接向皇帝奏报州郡内包括州郡官、县官在内的官员情况。有此一职,中央与州县的关系,即如心之使臂与臂之使手,指挥自如。但有一点,一般权知军州事都是官至二三品,而通判级别则多数仅为从八品,相差悬殊,两者的关系不大好处理。。
广德军属于安徽宣城地区,在长江之南,紧邻江苏湖州长兴,位于江阴西南400里处。
辛弃疾这一去,在安徽广德通判任上一干就又是两年。
这两年,辛弃疾一心扑在公务上,却忽略了与同事搞好关系。广德权知军州事黄雎是一个官场老手,善于看风使舵,拉帮结派,运作权力的作用。时间一长,两个人的关系就出现了问题。
年轻的辛弃疾心高气傲,快言快语,爱憎分明,从一开始就看不上黄雎这种人,自然在各方面会不自觉地有所流露。到后来,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糟,甚至发展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但是,在官场历练还相对单纯的辛弃疾最终没能胜过这个老奸巨猾的南方官僚,黄雎恶人先告状,向吏部参劾辛弃疾,说他和郡守不和,无法胜任工作。辛弃疾一气之下,也只得向吏部反映黄雎结交地方豪强,盘剥百姓从中取利。
1166年的冬天格外寒冷,但对于辛弃疾而言,还要多加一层。年底,朝廷一纸令下,以性格暴躁、顶撞上司为由免去
他的通判之职,只保留了承务郎的官阶。
命运面貌的呈现,再次远远出乎辛弃疾的预料之外。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