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倒幕运动风起云涌,众叛亲离的德川幕府走投无路,只好将"大政奉还"天皇,而后消失于无边无际的历史长河中。
在萨长联军簇拥下登台的明治天皇,虽然时年只有15岁,却能识大体,顾大局,接受维新请求,实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一系列国策,让日本紧跟时代大潮,以赶超西方列强、破除不平等条约为根本,使得日本近代史上轰轰烈烈的革新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明治维新前无古人,强势推进各方面改革,由于深得人心,故而能够上下一体,齐心合力开展"新日本"建设,在短短二三十年时间里,奇迹随处可见,不能不让人咂舌,慨叹。
诚然,明治日本取得的成就得力于政府除旧布新的重大决策,如果不是主动顺应潮流,"师夷长技",将西方的发展文明化为日本前进的方向,那是很难想象的;但如果没有女性的全员参与,将智慧和汗水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国家,那也是不可思议的,不过能为国家做点贡献,这当然引以为豪,因为人生价值得到了彰显,而女性之所以能够展露拳脚,又与明治维新提出的"解放妇女"不无关系。
正是明治维新打破了以往的封建束缚,给予了女性多方面权利,让女性也能成为人力资源的一部分,故而能够迸发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使得日本得到全面快速发展,在近代亚洲独领风骚,"风景这边独好"。
那么,明治维新在女性问题上都有哪些值得推崇的改革举措呢?
享受文化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明治政府领导人木户孝允等,此前曾到欧美考察过,亲眼所见全民教育在国家经济建设中所起的基础性作用,深刻认识到幕府推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荒谬性,更对当时流行的《女大学》一书所阐述的观点嗤之以鼻,在该书作者眼里,"女性性征除用来为男人传宗接代外一无是处,它意味着迟钝、懒惰、淫荡、冲动及斤斤计较。"
明治维新就是要破除这种偏见,让全体国民都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而教育科技往往能够转化为第一生产力,促进国家高质量飞速发展。
基于此,明治5年(1872年),政府建起了小学四年义务教育制,规定女童与男童一样,均享有入学资格。截至十九世纪末,小学女童的入学率已经达到93%,仅低于男童5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如果女生学习能力强,家庭条件允许,还可以接受包括中学、"师范学校"、职业学校在内的中等教育,要是进取心更强,还想努力向上攀登,可以升入本县女子高中部进一步学习。
女性享有受教育机会本身,难道不是妇女解放的真实写照?无论男女都有自己的天分,在开放式环境中学习成长,女生的才智一样会得到自由发挥,从而为她们日后的人生轨迹乃至国家建设,书写出别样风采,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然而遗憾的是,政府一方面希望发展教育,消灭愚昧,以便让国家富强起来,此外又人为地设置学习目标,要求女性受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尽职尽责扮演好天皇臣民的本色,更要担负起家庭中贤妻良母的责任。不过以二十世纪初纺织女工从业人员在所有厂矿企业所占比例高达80%来看,女性并没有按照政府设定的角色去做,而是尽量学以致用,让所学知识和技能化为服务国家的本领并倍感自豪。
到国外留学
明治政府不仅努力效仿欧美,实行全民教育,让女子享有同等受教育权利,还鼓励女性出国留学,让她们增长见识,亲眼目睹西方女性在国家不同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
明治4年(1871年),由岩仓具视外务卿率领的包括留学生在内的近百名成员组成的使节团,开始由横滨港出发,搭船前往美国。在50名左右的留学生当中,就有"五朵金花",她们是上田悌子、永井繁子、山川舍松、津田梅子和吉益亮子,其中最大的也就16岁,最小的津田梅子才7岁,足见明治政府"从娃娃抓起"的良苦用心。
这几名年纪不大的女留学生,除了一名因思乡提前回国,另一名因健康问题去世外,都能在美国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努力融入美国生活,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在日后学成归国后,以女性楷模的角色积极投身到"新日本"的建设中。
尤其是年龄最小的津田梅子,她立志终生不婚,以提高日本妇女的社会地位为己任,矢志不渝地推动日本女性教育建设,付出了毕生心血,由她一手创办的津田塾女子大学,为日本培养了无数巾帼女杰。
派遣女留学生到国外留学,体现了明治政府对女性的重视,表明政府高层充分意识到妇女也能在社会广阔的舞台,发挥应有的作用。国家公民毫无疑问由两性构成,而全体男女共同构筑起建设国家的生力军,"众人拾柴火焰高","妇女照样能顶半边天",明治政府的远见卓识,一方面激发了女性的潜能,同时也为日本塑造了大量人才,尽管不少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着"贤妻良母"一角,但知书达理,以自己的学识影响家人,同样是对国家的一种贡献。
集会演讲自由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正是明治维新蓬蓬勃勃,大刀阔斧革新的时候,女性作为社会的新兴力量,开始登上舞台,她们高喊男女平等,要求享有政治和法律权益,由此唤起了广大女性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热情。
岸田俊子和福田英子是当仁不让的两位"鼓吹手",她们秀发飘飘,慷慨陈词,对社会中"蔑视妇女,独尊男性"的观念公开指责,呼唤文明进步,强烈要求在政治、经济及家庭中拥有与男子同等权利,并对所谓的合法妾侍身份进行攻击,使得一些男子娶妻以后再不敢纳妾。
岸田和福田的演说具有鼓动性,这让尚处于摸索阶段的明治政府一时措手不及,难免对她们的激进态度形成高压态势,但受到影响的群众依然不断参加聚会,畅所欲言,而政府睁一眼闭一眼,这就促进了女性社会地位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提升。
女性享有演讲集会自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治日本的民主空气,体现了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对明治政府的深刻影响,激发了女性对社会美好蓝图的大胆设想和追求,使得日本在未来的政治和法律建设中,能够充分考虑到广大妇女的权益,而不再以男子"唯我独尊"为根本考量。
"鹿鸣馆"的建设
随着明治维新的持续推进以及西方民主思想的不断涌入,到1880年代,明治政府高层领导的妻子,大多在社会事务中担负起模范角色,有的甚至成了国际上的代表,这反映了日本女性享有着高度的权利,对此,政府领导也就默认,不再对她们持反对态度。
为适应日本与西方进一步交流的需要,1883年,政府在东京市中心兴建了巍峨大气的"鹿鸣馆",里面布置得富丽堂皇,大有西式风范。
鹿鸣馆里不时响起欢快的舞曲,伴随着优雅的节奏,上流社会的绅士淑女们与外国嘉宾翩翩起舞,共享美好时光。女性在半公开场合亮相,与男伴共舞,这是女性自由平等的反映,昭示着明治日本的民主氛围在不断上升和扩大。
当然,对这种现象自然不乏"望而生厌"的人,新渡户稻造就在书中直呼,称这些舞者"好像一群醉醺醺的男女在耍杂技一样,跳来跳去",体现出对男女共处一室,迈着舞步,如胶似漆的反感。
但是,鹿鸣馆里的舞步、舞曲还是传达出自由平等的因子,既然上流阶层能够打破陈规,男女手挽手和谐地跳起交际舞,那么社会平民阶层没有理由不"东施效颦",这样性别平等便逐渐淹没歧视,社会主旋律将充斥着两性平等和睦的氛围。
结语
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标志性事件,是在国家面临沦为西方列强半殖民地危险时刻做出的关键性举措,是主动适应社会变革和时代潮流迈出的重要一步,从而让日本化险为夷,还自此跨进了先进国家行列,可见勇敢直面现实和大胆向前跨越的可贵。
妇女权益问题是明治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重要改革内容,长期以来封建思想强加给她们的"三从四德"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腔滥调,是时候要铲除了,这不仅符合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更有助于国家的各方面建设。
于是在受教育层面、出国留学方面、集会自由等,女性的平等权利日益得到提高,而这也极大地焕发出她们内在的潜能,将聪明才智一览无余地释放出来,在社会多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然,明治日本资本主义改良运动,毕竟处于初期,难免保留很多封建余毒,不可能从根本上让女性获得与男子完全平等的权利,一定时候还有可能采取镇压措施,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以及民主逐渐深入人心,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发生着历史性变革,这从近年出任日本防卫大臣的稻田朋美可以看出端倪,说明女性的政治、经济等地位都已经接近发生质的变化,而这与明治维新对女性的解放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