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伏首拜阳明。
——东乡平八郎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对宦官刘瑾,王阳明被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驿丞,万山丛中的龙场闭塞却也安静,经历了仕途上重大挫败的王阳明得以在此仔细思考这个世界,终于,在一个晚上,面对满天星光,王阳明领悟到了一个在日后几百年深刻影响中国以及东亚文化圈道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圣人之道往往晦涩难懂,在大多数人眼中远没有眼前之名利来的实在,在王阳明为世间之大道苦苦思索时,一个生于王府中的人却在身体力行的寻求“更上一层楼”。
这个王爷叫朱宸濠,是朱元璋的第五世孙,封地南昌,世袭宁王爵。如果要说明朝的王爷就不得不说朱元璋四子(原燕王)朱棣,朱棣以在藩王位上的家底起兵反叛其侄建文帝朱允炆并成功夺取天下,有了“成功经验”的朱棣绝不会允许以后的藩王再现自己的“辉煌”,于是,他对于藩王的限制日趋严苛,最终藩王几乎被削去所有实权,成为了一群又朝廷出钱供养起来的一群“吉祥物”,当然,如果你比较刻薄,也可以称之为“猪”。
而若说到宁王一系,则更与朱棣渊源颇深,昔日朱棣起兵之时,深感自己身单力薄,于是请求十七弟首任宁王朱权帮忙,朱权手握天下精骑朵颜三卫,其战斗力非凡,朱棣承诺事成之后,兄弟俩分天下,但事成之后,四哥朱棣分到了几乎整个天下,但十七弟朱权却只得南昌一块封地,自此,宁王一系便有了“受迫害”之感。而第四代宁王朱宸濠则暗下决心:如果有条件,一定要效仿朱棣;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效仿朱棣。宁王之乱
自正德二年(1507年),朱宸濠先后贿赂太监刘瑾及佞臣钱宁、伶人臧贤等,其行贿的目的都是一个——请求恢复自己的王府卫队。宁王的卫队随着刘瑾的倒台一度被撤销,但朱宸濠不懈余力,继续贿赂其他宦官权臣,终于使得自己得以拥有一支武装力量。
仅仅凭借王府卫队这点武装力量完成反叛自然是不可能的,于是,宁王朱宸濠饥不择食开始大肆联络拉拢盗匪,豢养死士,想要起事不仅要兵,还得有钱养的起这些兵,于是,朱宸濠开始劫掠商户,抢夺官府与百姓的田产,为自己的起兵“大计”做着经济上的准备。
正德十四年(1519年),明武帝朱厚照西巡归来后,又欲下江南,并周游天下,这在士大夫之间引起了不小的反弹,朱宸濠认定时机已成,于是杀巡抚孙燧、江西按察副使许逵,开始举兵起事,朱宸濠像模像样的弄了一个朝廷,以李士实、刘养正为左、右丞相,以王纶为兵部尚书,集众号称十万,并发檄各地,指斥朝廷。
然而,朱宸濠的发往各地的檄文并没有获得什么实质性的回应,场面一度十分尴尬,但事已起,无论前面是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只能硬着头皮往下干了。七月初,朱宸濠留部分手下守南昌,自率舟师蔽江东下,略九江、破南康,出江西,帅舟师下江,攻安庆,欲取南京。
这个计划理论上正确,南京作为留都有一整套官僚系统,如果占领南京,这套系统直接就可以投入运行,与北京武宗朱厚照形成南北对立之势,而后再图全国政权。
但是,实施起来就略显尴尬,朱宸濠的军队在进攻九江、南康时还算顺利,但在安庆城却遭遇重大顿挫,安庆久攻不下。而朱宸濠不知道的是:他真正的困难还不是安庆城的久攻不克,而是他马上就要遇上一个自己绝无可能战胜的对手。阳明平叛
宁王起兵反叛时,王阳明正欲前往福建剿匪,但当得知宁王反叛后立即回到江西,召集人马平定叛乱。王阳明此时手上并没有多少人马,只能临时通过拼凑各地的零散武装和招募义军的方式扩充自己的武装力量。
王阳明在筹措钱粮的同时,也不忘使用攻心之战,他先发表檄文,号召各地兵马勤王,而后又巧用离间之法:假意写信给朱宸濠的部下李士诚,希望他建议朱宸濠进攻南京,而后故意让这封书信落入朱宸濠之手,这引起了朱宸濠的猜疑,当李士诚真的建议朱宸濠进攻南京时,朱宸濠疑心便起,犹豫不决,贻误战机。
另一边,王阳明已经临时拼凑了8万平叛大军直扑朱宸濠老巢南昌,王阳明派人散布消息,谎称自己佣兵16万,且各地勤王大军数十万很快就将到达,南昌城内人心惶惶,斗志低迷,与王阳明的军队遭遇后一战而溃,王阳明迅速拿下宁王老巢。
失去后方根据地,而前方的攻势又很不顺利,宁王朱宸濠只得下令,回师南昌,以图夺回自己的老巢,宁王军队走水路进攻南昌,王阳明竟然放弃固守坚城,而是以渔船、商船拼凑出一支水军直接在水路拦截朱宸濠。
七月二十四日,两军会战于黄家渡,王阳明部下伍文定以诱敌深入,四面伏击的方式将宁王军杀的大败,而后,宁王叛军向八字脑方向败退,王阳明则趁此机会拿下被宁王占领的九江、广信。朱宸濠只得硬着头皮再次出战,此时的朱宸濠估计已经六神无主,竟然做出了将战船连在一起的愚蠢决定,面对这样的天赐良机,王阳明果断以小船从四面点燃朱宸濠的连船,船队火起,宁王军大乱,王阳明令部下将事先制造的木牌放入水中,木牌上写着:宸濠叛乱,罪不容诛,协从人等,右手持此板,弃暗投明者,既往不咎。眼看宁败局已定,宁王叛军纷纷入水,持木牌投降王阳明。就这样,宁王朱宸濠这场准备了十余年的叛乱在43天的时间里就被平定。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回顾王阳明平叛的过程,我们似乎会发现:如果以传统儒家的思想来讲,王阳明所用的手段似乎也不那么光明磊落,王阳明多次散布假消息以迷惑对手,频繁使用疑兵计,反间计。在之前与江西匪徒作战时,王阳明还有过一面与对方谈判,一面又出兵袭击其营寨的战法。
王阳明的这些计谋,如果以礼法的角度讲是不正确的,春秋时代宋襄公就有非要等到楚军渡过河流,列好阵势才开始进攻,当然,宋军因此大败,宋襄公也被嘲笑为“蠢猪般的仁义道德”。
但这恰恰是王阳明的对于儒家,乃至对于整个中国思想界的重大贡献。
王阳明最大的功绩既在于他提倡对于“心”的修行,提倡“理”全在“心”中,这是对于朱熹以来事事追求“至理”的格物之法的大大简化,而修“心”之法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内求。
可不要小瞧这种由追求“至理”向修“心”,由向外求到向内求的转变。他打破了传统士族对于儒家思想的垄断,其意义与马丁路德反对天主教廷的宗教改革相似。
任何一种思想,一种理念,经过长期发展,很容易被一些人所垄断,而垄断这些思想与观念的人常常以具体的礼仪、行为规范等纷繁复杂的附加事物来将其他人纳入到自己的规则框架中,而一旦进入这个规则框架,就会有人夹带私货为自己谋利。而那些纷繁复杂的附加规范又将相当一部分人挡在了游戏之外,还记得前段时间,田小姐用她在英国感受到的种种礼仪完备而得出英国人有贵族精神的结论吗?这种通过礼仪、规范等附加条件去追求最终真理的方式是典型的“向外求”。
求道的方式多种多样,向外求当然也是其中一种,不能说这种方式错误。但是,这种方式一定会在无形之中将“求道”的门槛拉高。而以王阳明的观点:只要去除蒙蔽自己本“心”的事物,人人皆可为圣贤。这种修“心”的向内求的方式无疑降低了求道的门槛,让底层人民能够参与进来。
王阳明的心学可简单概括为四句话: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短短四句话为无数希望修行自己的普通人修行自己的道路变得简单的多。
让我们回到之前提到的问题:王阳明在平叛时使用了一些我们今天看起来似乎显得不那么光明磊落的手段,这是否与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相悖?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是因为王阳明始终坚守爱国与人民这样的本心,他才有勇气去运用这些手段,因为他认为这些手段可以快速结束战争,避免生灵涂炭,这种情况下就应该使用。这也是王阳明尽管半生平叛,常常经理战争与流血却在逝世前仍能说出:“此心光明,夫复何言”之遗言的原因。
500年的时光过去,朱明王朝早已被埋入黄土,但王阳明的思想却流传至今,并且还将继续流传下去。
王阳明是幸运的,他在中年时便已经悟出了他苦苦追寻的“道”,而后再以一生去践行自己的“道”,如果世间真有极致的快乐,我想这种快乐非悟“道”莫属。
人生不过百年,在无尽的时间面前显得太过微不足道,但如果在这短暂的一生中,有某一个时刻,我们能像龙场夜空下的王阳明一样,能悟出人生之道,那么至少我们自己可以告诉自己:此生并未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