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冷兵器时代,带兵打仗是一门真正的艺术。《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中给人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战术,其中作者重点刻画的人物诸葛亮,在运用战争艺术方面的精彩表现,让人印象尤为深刻。
在历史上,诸葛亮历来被人评价为不擅长应变将略,但在演义中,他无疑是一位极其优秀的军事家。虽然很多战例与史实有较大出入,但对战争实践仍然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比如诸葛亮在战争中对虚假信息的艺术可谓炉火纯青,真让人拍案叫绝。
虚假信息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掩盖自己的真实情报而故意施放出来的假消息或表现出来的假象。在军事上,虚假信息是一种出色的补充手段,它能以虚对实,在无形之中把对方的优势化为劣势,甚至使其处于完全无用之地。
《孙子·计篇》高扬“兵者,诡道也”,《军争篇》又称“兵以诈立”,表明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采取欺诈的行动。诸葛亮军事情报实践中,对虚假信息使用频繁,高超的运用技巧使虚假信息成为其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
诸葛亮擅长用虚假信息来掩饰自己真正的作战意图,比如六出祁山伐魏,在司马懿败阵后坚壁固守、不与交锋的情况下,诸葛亮一面令蜀兵与魏民相杂屯田、作久计象,一面则定下擒司马懿之计。
诸葛亮先让马岱领兵暗伏在葫芦谷,用柴草虚搭窝铺,作积粮之状,实则藏地雷干柴等引火之物。接着,他让让魏延诈败诱司马懿入谷,并使高翔辅助,驾木牛流马佯作运粮,往来于上方谷内,诈败魏兵以坚司马懿出战之心。他自己则推屯田,扎营于上方谷西十里直接指挥这次战斗。
在诱使司马懿入谷的过程中,诸葛亮使用了一系列的虚假信息,其中关键有三步。
第一步:先是高翔运粮,半月之内,被魏将夏侯惠等截杀,连败数阵,司马懿数次擒到蜀兵诘审。蜀兵散布的假消息诱使司马懿起了出战之心,并做出了派兵攻祁山大寨,自己亲自取上方谷烧蜀兵粮草,使其首尾不能相顾的决策,因祁山乃蜀兵之根本,敌兵进攻,各营必尽力来救。
第二步:当魏兵攻打祁山大寨时,诸葛亮让蜀兵全都呐喊奔走,虚作救应之势,印证了司马懿的判断。
第三步:当诸葛亮亲自带兵杀到上方谷,在魏延引少数兵败阵退入谷中时,司马懿令人哨探得谷内并无伏兵,山上皆是积粮之草房,再次坚信了他的判断,于是大驱士马进入谷中。
虽然这一战因天降骤雨未能烧死司马懿,却痛歼魏军,蜀军夺敌渭南大寨,取得了战役的辉煌胜利。
这里虚假信息的使用天衣无缝,一环扣一环,先诱敌出动,再不断坚其心志,最终使其彻底钻入圈套。而所有这些虚假信息的运用都服从于一个目的,就是让司马懿确信诸葛亮认为自己坚守不出,放心屯田以为久计,促其错误判断战争形势,掩盖诸葛亮实欲擒司马懿的真正意图,虚假信息的运用成为本次战役制胜的最关键的因素。
诸葛亮十分重视针对对手的具体特点使用虚假信息,曹操赤壁兵败走华容道时,诸葛亮就针对曹操深谙兵法、为人多疑的特点,于华容道小路令人烧烟,并伏关羽一军等候,而于大路上则不设一点,曹操果然认为兵书“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诸葛亮使人于山僻处烧烟,是使其疑有兵而不敢过,实则伏兵于大路,遂勒马走华容道,正好中计。
“空城计”的使用除不得已外,也是诸葛亮针对司马懿胆小多疑而又深知自己“生平谨慎,不曾弄险”的特点而设计的,它属于虚假信息运用的特例。
当时西城空虚,但却是战略要点,失去西城将使蜀兵失去主动权,有全军崩溃的危险,诸葛亮摆空城计、事实上向司马懿展示的是真实信息—而城确实没有兵力,是座空城,但其目的却要司马懿相信它是虚假信息,以不假信假,以不欺信欺,结果使司马懿倒退四十里下寨,争取了时间,如果领军将帅不是司马懿,而是一介莽夫,则空城计后果将不堪设想。
诸葛亮还善于通过设置障碍,从不同渠道强化虚假信息,使对手完全接受欺骗。
博望坡火烧夏侯惇之战,诸葛亮两次运用虚假信息,先使赵云将不整之军作诈败诱敌,使夏侯惇得出对手孱弱不堪一击,纵令有埋伏也不足为惧的判断。接着刘备自引伏军接应交战,印证和支持了夏侯惇的判断,终助长了其轻敌之心,率众长驱直进,使火攻之计取得胜利。
智收姜维时,诸葛亮先告诉敌被俘主帅夏侯琳:姜维使人来书“但得驸马在,我愿归降”,然后放夏侯琳自去。为了使夏侯琳确姜维已降,诸葛亮连续使用虚假信息对其进行强化轰击,夏侯琳脱寨欲问路投天水郡,逢冀县百姓弃家奔走,言姜维献了城池,归降诸葛亮;接着又见百姓携男抱女远来,所说皆同;到了天水城,当晚又有蜀将假扮姜维攻城……这一系列同质信息从不同渠道的刺激,使夏侯琳等完全相信了姜维已经降蜀,从而釜底抽薪,使其处于无路可投之境,最终归降诸葛亮。
运用虚假信息实施反间计,也是诸葛亮军事情报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两军对阵时,能用反间计离间临阵主将与其君主或主帅的关系,对于瓦解对方实力,促进战争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葭萌关之战,当张飞与马超大战一日一夜不分胜负之时,诸葛亮亲至前线实施反间计,.联结张鲁手下谋士杨松,使其言马超有异志,瓦解张鲁对马超的信任,终致马超归降,不但获得葭萌关战役的胜利,而且还得一员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