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帐添香睡,金炉换夕薰。”古人焚香颇为讲究,不同香品意趣亦不同,可幽斋的,不见得适宜闺阁。高濂《遵生八笺》“论香”条:“幽趣各有分别,熏燎岂容概施?”《晦斋香谱》序中提到不同场景要焚烧不同的香品:“琴台书几最宜柏子沈檀,酒宴花亭不禁龙涎栈乳”。
不仅不同的活动焚香不一样,春夏秋冬所焚之香也不相同。在《晦斋香谱》中有“五方真气香”东阁藏春香、南极庆寿香、西斋雅意香、北苑名芳香、四时清味香,是将焚香与四季五行方位结合在一起:
东阁藏春香,东方青气属木,主春季,宜华筵焚之;南极庆寿香,南方赤气属火,主夏季,宜寿筵焚之;西斋雅意香,西方素气,主秋,宜吉节经阁内焚之。北苑名芳香,北方黑气,主冬季,宜用炉赏雪焚之;四时清味香,中央黄气,属土,主四季月。
五方真气香方中还说明了使用场景,南极庆寿香宜寿筵焚之,西斋雅意香宜吉节、经阁内焚烧,北苑名芳香最适合围炉赏雪时焚烧,一室烘烘,清香扑鼻:
北苑名芳香,北方黑气,主冬季,宜围炉赏雪焚之,有幽兰之馨。枫香二钱半、玄参二钱、檀香二钱、乳香一两五钱,右为末,炼蜜和剂,加柳炭末以黑为度,脱出焚之。
夏天听雨、冬天赏雪,是古人的赏心雅事。如此怡情的雅事少不了香的陪伴,宋人范成大有诗《雪寒围炉小集》:“席帘纸阁护香浓,说有谈空爱烛红”;吕渊有《雪屋焚香》:“吟窝新结小崆峒,静爇名香趣不穷”。
古代《香谱》中诸多模拟花香味的熏香,也可根据花开的时令划分。“莲花生清池,静坐乃闻香。”夏天时令香花中莲花深受古人所喜,以诸香调和制作的莲花香,自然就成为夏天香炉中的时令香品,《医方类聚》“诸香门”载莲花香:
甘松二斤(去土,细切,慢火炒黄) 、玄参一斤(好实湿润者),右为末,以蜜二斤,水一盏,炼过拌匀,入新瓶内,上用水一碗封之,汤内煮欲干取出,地坑埋之三七,烧满室如生莲花香。
夏天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香的清芬之气具有安定心神的功效,到达心境自然凉。
到了秋天,清幽甘润的桂花香就该出场了,朱敦儒的《菩萨蛮》:“芭蕉叶上秋风碧。晚来小雨流苏湿。新窨木樨沈,香迟斗帐深。”中的“木樨沈”即桂花与沉香制作的花香型熏香,宋时称桂花为木樨。
春天与冬天常用的是梅花香、腊梅香。寒冷的冬天,一丝幽淡清雅的梅香,代表着春天的消息,宋人许景衡《焚香蓝帐中酷似梅花》诗曰:
谁知斗帐回残梦,却有炉烟作早春。草木无情聊假合,谢他知有个中人。
诗人许景衡帐中所焚烧之香,应该是模拟梅花香味的合香,幽淡清雅的梅花香让诗人感到春意萌生。古代拟花香系统中,以梅花为主题的香方最多,也最受古代文人所喜。
说是时令香方,不过也没有季节局限。当想嗅到某种花香时,只要焚一炉香,便会花香萦室。宋人朱翌有《王令收桂花蜜渍埳地瘗三月启之如新》一诗,描写将秋天的桂花制作成熏香,窖藏三个月后取出熏焚,桂花的香气让作者感觉置身于秋景之中:
虚堂习新观,博山为频启。初从鼻端参,忽置秋色里。
依照时令节气创作的香方,是高濂《遵生八笺》中记载的“梦觉庵妙高香”。此香原为宫中内府印香方,高濂对香方作了略微的修改。“梦觉庵妙高香”以二十四味香药制作,正好对应二十四节气,一年四季皆宜使用:
沉速四两、黄檀四两、降香四两、木香四两、丁香六两、乳香四两、拣芸香六两、官桂八两、甘松八两、三奈八两、姜黄六两、玄参六两、丹皮六两、丁皮六两、辛夷花六两、大黄八两、蒿本八两、独活八两、藿香八两、茅香八两、白芷六两、荔枝壳八两、马蹄香八两、铁面马牙香一斤、淮产末香一斤、入炒硝一钱,有此二物引火,且焚无断灭之患。
除了嗅觉的审美,还可以香之功效选择香品,董若雨《非烟香法·众香变》记载,冬天辟寒可焚烧“暖玉香”,夏天消夏可焚烧“清凉珠”:
以桂枝、荔枝壳、元参、零陵、白檀、丁香、枣膏、蜜汁,互而为辟寒之香,名曰“暖玉”;以松鬣(松针)、薄荷、茶叶、甘松、白檀、龙脑,为消夏之香,名曰“清凉珠”,亦曰翠瀑,亦曰飞寒。
清代宫中每年夏天都会制作芳香辟秽、醒脾清暑的避暑香珠,暑天随身佩戴能避暑、除瘴气。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不同香料配伍制作的香,不同的功效,或醒脾清暑或驱寒祛湿。冯贽《云仙杂记》记载有“炷香取暖”的逸闻轶事:“宝云溪有僧舍,盛冬若客至,则不燃薪火,暖香一炷,满室如春,人归更取余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