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伴随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入推进,大批新型步战车列装基层部队,正逐渐成长为未来战场上的拳头力量。
去年初,新型步战车列装北部战区陆军某合成旅。该旅官兵从零学起、刻苦钻研,把专业练到极致,铸就战场上能打仗、打胜仗的铁拳。
铁甲生辉,驰骋疆场。走进该旅,我们从那些普通的面孔上,不仅能看到新时代革命军人矢志打赢的决心,还能聆听到他们在强军征程上勇于奋进的铿锵足音。
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铸就战场铁拳
啃“硬骨头”
初冬 ,一场红蓝对抗演习在科尔沁草原打响,双方激战正酣。千米之外,一辆新型轮式步战车内,中士宋伟强透过瞄准仪,紧紧盯着“敌目标”。眼看“敌目标”就要驶离射程区域,千钧一发之际,宋伟强按下发射键,一发炮弹呼啸而出,目标被炸开了花!
望着散去的硝烟,宋伟强长吐了一口气。入伍8年来,他一直围着火炮打转转。成天跟装备打交道,他早就摸清了这些“铁疙瘩”的脾气。
部队编制体制调整改革后,宋伟强从某坦克团分流到该旅装甲步兵连。连长早就知道宋伟强是装备操作的“技术大拿”,在他报到时就对他说:“连队将配发新装备,射手这块阵地需要你……”从那天起,宋伟强经常抱着从机关找来的射手专业资料,铆在学习室里。
新装备到位不久,连队组织射手校炮。没承想,宋伟强的第一次实装操作就被泼了一盆冷水。填发第一发炮弹后,靶区人员检靶报告“炮弹偏离靶心”。宋伟强根据以往旧装备的操作经验,迅速调整瞄准点。正当他信心满满时,第二发炮弹再次脱靶。
第一次实装操作结束后,他主动向连队请缨,要求带队攻关,专啃训练中的“硬骨头”。几个月后,他带领团队摸索出了“快瞄精准训练法”“射击准备分步法”“故障牵引排除法”等射手训练方法。
去年8月,新装备配发不足一年,连队接到赴俄罗斯参加“东方-2018”战略演习实兵演练命令。那段时间,中俄战术协同演练在楚戈尔训练场展开。
演练正式开始那天,某高地北侧,几辆步战车的发动机发出了阵阵轰鸣声,进攻战斗已经打响,宋伟强突然发现火炮不能正常击发。向连长报告后,他钻到炮身下方检查,发现是供弹链失去支撑点,导致无法向炮箱内输送弹药。此时,他急得脑门上挂满了汗珠:如果这时到车外重新装填供弹链,无疑会耗损很多时间。宋伟强钻到火炮下方,用后背撑起供弹链,让炮弹顺利输送至炮膛里。当时车里携带弹药近百发,整个供弹链重达两百斤!
“车长,现在由你操作火炮,对预定敌工事进行射击。”听见宋伟强的声音,车长转移到射手位置。上膛、瞄准、击发,炮响靶落。
演习任务结束后,指挥部对连队的进攻任务完成情况给予了表扬。此时,宋伟强已趴在车里,筋疲力尽。战友们问他,咋不知道找个东西顶一下?他笑笑说:“当时哪儿来得及想那么多,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绝不能耽误时间,不能给咱中国军人丢脸!”
印象
挺身而出
■指导员 庄新鹏
从坦克炮长转岗射击技师,他本色不改;从祖国北疆到楚戈尔训练场,他带头苦练;千钧一发之际,他甘愿以身为梯。宋伟强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士兵两个字的深刻含义。 责任编辑:刘秋丽
“秘 诀”
杨小聪身材粗壮,满脸和善,身上带着山东汉子的朴实敦厚。换装不到一年,他就顺利考取了新型轮式步战车特级驾驶员证。战友们问他快速进步的“秘诀”时,他总会憨厚地说:“扑下身子多练。”
2018年初,新型轮式步战车配发连队,老式战车“下岗”,老兵重新“上岗”。虽有老底子在,但杨小聪第一次钻进新型战车的驾驶舱,看到车内错综复杂的线路,还是觉得头皮发麻。从那天起,他就“长”在了车上,从装备最基本的构造开始摸索。
身为装甲技师兼驾驶员的三级军士长杨小聪,是全连最出色的教学骨干。为了让驾驶员早点“上手”,他把原先的操纵杆驾驶训练器材改装成方向盘,并绘制出50多张通过各类路段的驾驶方法教学图,让驾驶员看着就能练。为了精准控制踩油门的力度,他带着大家钻进车内听发动机转数……从最基础的驾驶操作到重难点课目,他把驾驶技能练成了“肌肉记忆”。
杨小聪记得,配发新装备不到一年,单位就接到参加演习的命令。为了避免在演习中“掉链子”,他带着驾驶员挨个摸清每辆战车的装备性能状况。
演习的第一场硬仗是在陌生地域进行夜间长途机动。演习地域道路狭窄,仅能单车通行,这对驾驶员的体力和技能是极大的考验。自打战车编队驶出营门,杨小聪的双眼就紧盯着前方队伍的尾灯,数十辆战车犹如长龙在夜幕中穿梭。
当时针指向两点时,连长下达了小休息指令,战车群逐渐减速。这时,电台里传来紧急报告声:我是××,我车发生故障,故障现象为不能摘至空挡!杨小聪心里“咯噔”一下:战车熄火后,在挡位上发动不着,将会影响演习进程。
休息时间仅有20分钟,必须争分夺秒!车辆停稳后,杨小聪立即奔向故障车,和战友一起查找原因。经检查发现,固定变速杆的螺栓松动,卡到了装甲板上。根据电控原理和排障经验,他立刻对相应的零部件进行拆卸并维修。一番操作后,扭动钥匙、加油起步……伴随一声轰鸣,杨小聪成功发动车辆。夜幕下的训练场铁流滚滚、尘土飞扬,虽然没有调整休息,但他仍然感觉身体充满力量。
翻开杨小聪的军旅档案,能够感知沉甸甸的分量。入伍十多年来,他带出特级驾驶员4人、一级驾驶员17人,多次被评为“军事训练先进个人”,个人荣立三等功两次。就在他达到了四级军士长的服役年限时,家人以为他会退役回来,并且提前为他找到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但他对家人说:“在部队这么多年,我已听惯了装甲车的轰鸣声。离了这帮‘铁兄弟’,我真舍不得啊!”
如今,他正与他的“铁兄弟”们进行紧张的训练,向着新的目标发起“冲刺”……
印象
老兵“不老”
■教导员 张明旭
杨小聪两次考取特级驾驶员证,练就了过硬的战斗技能,带出一批过硬的技术骨干,靠的是勤勤恳恳、废寝忘食的干劲,百折不挠、毫不退缩的韧劲,上下求索、孜孜不倦的钻劲。正是凭着这股劲头,他向着更高的目标出发,立志为部队做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刘秋丽
弯道超车
“队伍左翼发现小股敌人守在隘口阻袭,快速前驱歼敌。”随着中士江志峰一声令下,一辆新型轮式步战车向目标区域疾速进发,直插敌阵地,尘土未散尽,“敌军”已被歼灭。
江志峰已记不清曾多少次参加实兵演练。每次战斗结束,战友对他最多的评价是:“出击猛烈、战术诡异,全车指挥如臂使指。”
技术娴熟的背后,是江志峰经历战场失败后的艰辛突破。2016年底,他被任命为某型装甲车车长,没过多久就赶上一次实兵对抗演练。与对手交锋,几个回合下来,江志峰带领的战车在战斗中遭受“重创”,被淘汰出局。
打了一次败仗,捡了个教训:如果对装备战斗性能摸不准,会削弱协同作战能力,甚至贻误战机……为补齐短板,尽快迎头赶上,江志峰开启“弯道超车”训练模式:白天铆在战车内,对照教材熟悉掌握内部构造情况;晚上研究装甲兵战术,作战地图上被塞满各类形状不一的符号。
几个月后,在一次合成营演练中,江志峰巧妙利用战术,指挥战车率先逼近敌前沿阵地,为后续队伍进攻成功开辟通道。此后,他被战友称为 “尖刀”车长。
没承想,胜利的喜悦还没焐热,他又遇到新的挑战。第二年初,新型轮式步战车配发单位,机动速度更快,作战模式也与以往相比有较大变化。新装备配发当年,上级组织了装甲车专业骨干集训比武。江志峰清晰记得,在比武中,他这个“尖刀”车长却因战术思维因循守旧、协同指挥滞后,成绩排名“一落千丈”。
谋打赢,先要做战场的明白人。江志峰从败局中吸取教训,决心从零起步,从新型步战车操作使用的基础重新学起。为了弄懂一个操作原理,他通过各种方式向院校专家、厂家师傅请教,说明书被翻得卷起了毛边……紧接着,江志峰和连队的班长骨干组建起攻关小组,紧贴作战任务、作战对手、作战环境,结合国内外经典战例,钻研训法战法。他常对战友说:“旧的思维定式就像‘隐显靶’,在这个地方打倒了,也许会在别的什么地方冒出来。只有消灭它,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经过近百次推敲演示,他们在夺点控要、渗透破袭、应急处突等方面更新了一套作战方案,经过实践检验后在全旅推广。
实力造就自信。去年,旅组建维和待命警卫连,在联合国维和评估小组验收中,江志峰作为护送伤员课目演示中的车长,在遭遇各类敌情中能够做到全程指挥灵活,情况判断准确,最终将伤员安全送到目的地,受到评估小组的好评:“不愧是‘铁拳’部队,够快、够强、够稳。”
印象
奋力进取
■指导员 王景彪
在失败中找教训,在不足中找差距。面对两次失败,江志峰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总结经验,重振精神再出发,聚焦未来战场,淬炼过硬本领。在练兵备战道路上,他不懈奋进、刻苦钻研,提升打赢本领。 责任编辑:刘秋丽
持续加速
在漫天腾起的尘沙中,一辆疾速前行的新型轮式步战车突然甩尾急停。一个面庞黝黑、身材瘦弱的小个子,提起步枪,跳出载员舱,屈身前进……10多分钟后,他潜入敌前沿阵地附近,顺利对敌碉堡实施打击。这名步战车载员就是张宇。
刚来部队时,张宇在入伍动机一栏中写道:“当特战尖兵。”可刚下连时,连队安排他当卫生员。没干两天,张宇就找到连长,提出申请:“我要担任尖刀班步战车载员。”
本期撰稿:向 勇 冯 程 赵立坤 夏董财
图片摄影:肇正元 张在欣 纪淞仁 安晓峰 责任编辑:刘秋丽
攥指成拳 重拳出击
■向勇
前段时间,荧屏上热播的军旅剧《陆战之王》里有一个情节。在国际坦克大赛中,中国坦克在面临被淘汰出局的险境中,车组成员协同配合、齐心发力,将专业技能发挥到极致,成功扭转比分,获得参赛资格,最后成功夺冠。
车轮不齐会倾翻,马蹄不稳会摔倒。本期4名战士,分别担任新型步战车的车长、驾驶员、射手、载员。在战场上,他们每个人都是作战链上的关键环节。战车内的作战单元,要是哪个环节松动,整个链条将出现“滑扣”,战斗力会大打折扣。唯有把每个作战单元练硬、练强、练到极致,才能在作战中攥指成拳、重拳出击。
老兵不老,技能过硬。面对新型步战车列装,已有18年军龄的杨小聪将老式战车的特级驾驶员头衔打包珍藏,甘愿从零开始、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把驾驶技能练成“肌肉记忆”,再次考取新型步战车特级驾驶员证,成为战友眼中的“明星”、学习的榜样。
尖刀出击,厚积薄发。新型步战车车长江志峰经过日复一日的钻研苦练,实现了“弯道超车”,将自己磨砺成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提高了单车指挥和协同作战的能力。
起步就冲锋。张宇为梦想拼搏,用军人坚韧不屈的毅力、精武强能的情怀,克服了军旅路上一个个“拦路虎”,将射击课目“短板”锻造成自己在战场上的“杀手锏”。他坚信,只要敢于冲锋、永不言弃,后来者也能居上。
从坦克炮长转岗射击技师,宋伟强一步一动抓训练,勤勤恳恳搞钻研,成功实现了身份转换。紧急时刻,他俯下身子甘作“人梯”,只为中国军人能够取得好成绩。
练就“硬手指”,攥成“铁拳头”。他们在各自岗位攻坚克难、奋力拼搏,把谋打赢作为最大职责,铸就了战场上的胜战之师。 责任编辑:刘秋丽